高水平大学如何培养“未来大先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清华大学首届“国优计划”学生邵瑞朋在实习中。受访者 供图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围绕“教师的角色:给‘国优计划’学生的建议”主题进行讲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供图 天津大学首届“国优计划”学生罗浩洋在实习中。受访者 供图

    “作为首届学员,我深感责任重大,迫切希望增进自己的本领,扎实走好迈向‘未来大先生’的每一步。”在近日清华大学举行的首届“国优计划”开班仪式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邵瑞朋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这学期,来自15个院系的32名本科应届推免生和在读研究生正式入选清华大学“国优计划”,成为教师“预备役”中的一员。

    今年7月,教育部启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简称“国优计划”)。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旨在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首批由清华大学等30所试点高校承担培养任务,重点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

    目前,首批学生遴选完成,各校培养工作全面展开。高水平高校为何加入教师教育?高水平高校如何走出教师教育的新路,如何培养出未来的“大先生”?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路

    从镇小到县中,再到全省最好的高中,区域间教育的巨大差异让邵瑞朋逐渐萌生了从教的想法。大学期间,他曾前往广东江门支教,并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本科生微积分课程的助教。

    邵瑞朋庆幸自己在求学道路中遇到了几位好老师。“当我还没有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的时候,他们给了我自主学习的契机,帮我打破了认知的天花板,提升了我的学习能力,这种积极的影响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发挥作用。”

    中国从没有哪一个时代这样急切地需要高素质教师。“培养自主创新的科技人才,造就支撑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科学家,成为新时代的战略需要。但当前我国研究生层次的高水平教师培养明显不足,高水平创新型科学教师还相当缺乏。”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未来学校与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时见说。

    据统计,2018年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仅为3.1%,2022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3%。而经合组织(OECD)国家初中教师中的硕士研究生平均比例约为45%。

    强教必先强师。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

    其实,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提出要实现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鼓励高水平大学参加中小学教师的培养。随之,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先后出台。“国优计划”的启动实施成为推进剂和加速器。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学新任教师的学历背景正悄然发生变化。南京大学的就业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有300多名硕士、博士毕业生赴中小学任教。

    “名校硕士、博士去中小学任教绝不是大材小用。”北京十一学校人力资源部主任罗寰宇表示,高水平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上具备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高站位的视角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成长,他们对科技领域最新动态的关注与了解可以帮助学校教师打开视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推学校教育变革。

    从过去的鼓励参与到如今以国家意志推动实施,“国优计划”无疑开创了教师教育新局面。   

    “以往也有不少非师范类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去中小学从教,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陈时见认为,“国优计划”对于教师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将高质量的学科专业教育和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进行实质性的结合与互动,从而有效解决“师范性”与“学术性”脱节的现实问题,真正为新时代中小学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将“国优计划”学生比作“尖兵连”。“这个‘尖兵连’人数规模不大,目前在每年一千人左右,但承担的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科学家的重任,是要通过教育改革破解‘钱学森之问’,通过教师教育改革以回应大国竞争的需要。”文东茅说。

    把时间坐标轴拉长,可以预见的是,2035年,首批“国优计划”毕业生是教龄10年的熟手教师;2050年,他们是教龄25年的资深教师。

    “今天的‘国优计划’就是要培养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骨干力量,就是要造就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教育顶梁柱。”在清华大学首届“国优计划”开班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说。

    让乐教适教好苗子脱颖而出

    今年9月,正在实验室里的邵瑞朋看到了“国优计划”的报名通知,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报名,当即就开始了报名材料的准备工作。“感觉这一计划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邵瑞朋笑言。

    按照“国优计划”实施意见,选拔方式共有两种,一是在大四学年进行推免选拔,二是在在读研究生中进行二次遴选。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优计划”各高校最终录取学生总数为1636人。部分试点高校公开了报名和录取人数:上海交通大学共有139人报名,录取50人;天津大学共有107人报名,录取37人。

    如何选拔出乐教适教的“好苗子”是摆在试点高校面前的第一道命题。

    “你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参加过研究生支教团的天津大学数学学院2023级硕士生罗浩洋在面试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今年9月,天津大学聘请来自天津市5所优质中学以及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心理中心和学生工作部的一线教师、专家组成教育资格面试专家组,以乐教适教为标准,对备选考生进行了资格考核。

    “我们提前与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等天津市5所重点中学对接,进行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定了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5个学科教师需求比例较高的专业开展选拔,从各个层面考察申请者的乐教适教水平。”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关静表示。

    在文东茅看来,“国优计划”选拔对象都相对成熟,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优势和职业兴趣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参加“国优计划”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

    “不过也要注意,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肯定也会有学生并非真正出于热爱和志向,而是为了升学去申请‘国优计划’,如何甄别、剔除这些学生,仍然是招生中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文东茅说。

    专业基础之外,教育情怀、从教意愿是各试点高校考察的重点。严把入口关,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琳媛介绍,面试时着重考察教师职业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如道德品行、表达能力和行为举止等,并重点考察学生对于教育热点和前沿问题的理解、思考和判断,尤其关注学生的从教意愿、职业规划和教育理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研究生院与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教师进行座谈,根据学生是否有支教经历、志愿服务经历等标准锁定目标人群,一对一沟通。

    “从教意愿、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维度。”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暨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陈晓清举例,比如在考察创新思维上,可以抛出一些教育热门话题看学生如何思考,并且关注学生能不能用发散性思维将自己的专业学科跟教育学科进行结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张羽认为,学科素养和乐教适教是选拔时重点考察的内容。优秀的科学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数理基础,一方面要有系统的数理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有教育情怀,能通过支教、助教等经历判断其乐教适教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未来“教育强师”。

    协同育人锻造过硬本领

    听课、协助批改作业、协助班级管理……这学期,邵瑞朋入驻清华大学附中高一年级,开启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践。清华附中为其安排了导师,“一对一”指导邵瑞朋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10月份开始,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国优计划”首批学生率先投入教师教育模块的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国优计划”学生将同步进行理工科第一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第二硕士学位的学习。

    记者了解到,当前大部分高校采用自主培养模式,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等6所高校将与当地高水平师范院校联合培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