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的杭州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类别的服务要求。杭州应该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更高的要求?如何发展更优质的教育?如何提交办好美好教育新的答卷?2018年,杭州通过这些行动建设美好教育

教育“双晚”惠万户

下午3点30分,放学时间到了,杭州市求知小学求知校区的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放学回家的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走出校园;余下参与学后托管的则整理好书包,熟门熟路地来到教学楼二楼最西面的教室。这是求知小学进行学后托管后发生的变化。

早上上学早,学生睡不醒,家长赶时间;下午放学早,家长还在上班,孩子无人接、无人管,这是很多城市家庭面临的困境。如何回应这些新问题,并利用现有资源予以妥善解决,是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杭州市教育局以开放校园的大教育理念来解决家庭接送困局,因时因地制宜推出推迟上学的新政策。

经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纳入了该市2018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杭州市教育局推出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推行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学后托管服务工作模式、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托管时间等做了明确要求,为学校开展学后托管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规范。

目前,杭州市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托管服务实践。如,滨江区自去年秋季学期在4所小学开展试点,今年春季学期开始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区所有小学;余杭区在今年春季学期在全区所有小学试行财政保障的托管服务等。据统计,2018年秋季学期,杭州主城区共218所小学(校区)开展托管服务,四区三县(市)共143所学校开展托管服务。

小学生要保证10个小时睡眠时间,这是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也是教育管理的明确要求,但受家校距离、课时安排等影响,往往未能保证。为了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杭州市于2017年下半年在拱墅区率先试点小学早上推迟上学的举措,效果良好。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各区、县(市)均在区域内部分小学或整体实施推迟上学改革,各地因地因校因时安排上课时间,不搞“一刀切”。同时,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学早上推迟上学时间的通知》,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上午 8:00,上课时间不得早于上午8:30。

“学后托管和推迟上学新政,既减轻了家庭压力、降低了社会运行成本,又保障了学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形成家庭、学校、政府三方多赢的局面。”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学校“校校有名师”

梅晨霞是临安区晨曦小学副校长,她设在於潜镇西天目小学的名师乡村工作室,从上学期的10个学员,已陆续增加到25个,还不断有乡村学校校长来找她商量:能不能再加一个……

建设名师乡村工作室,由杭州市政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提出,计划通过建设100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组织100名特级教师等名师,在乡村学校设立100个工作室(其中市直属学校不少于30个);招收1000名乡村教师为学员,在特级教师等名师的带领下开展专业成长培训、教科研等活动。

杭州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名师们的积极性很高,自2017年6月杭州市首批名师乡村工作室启动仪式在淳安举行,截止到2017年年底,已经设立了117个名师工作室,大大超出预期。今年,名师乡村工作室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数量达到119个。

名师乡村工作室通过以下四方面工作促进乡村学校提升水平:一是名师每年定期到乡村学校任教,开设示范课;二是每个工作室至少招收10名乡村教师为徒弟,开展“师带徒”式的教师培训;三是每年与乡村学校教师合作开展教科研项目研究;四是同步建立名师网络工作室。

在富阳区大源镇中心小学,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晖帮学员拨开迷雾,探索未来的方向;在建德市培智学校,杭州市湖墅学校校长郤玲亚和教师们探讨如何分层教学、在特殊儿童的混龄班如何让每个年纪的孩子都能学到相应的内容;数学名师田佩章带着淳安县梓桐镇中心小学的学员们来到他所在的杭州市文新小学,开展关于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培训……一年来,由特级教师、高校专家教授等名师组建的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稳稳扎根在杭州各区、县(市)乡村学校,招收乡村教师学员1525名,从幼儿园教师到大学教授几乎每月在开展带教活动,惠及万余名教师、10万余名学生。

为提高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工作实效,《杭州市中小学“名师乡村工作室”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名师乡村工作室”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评估指标》《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工作规范》等相继出台。

按照要求,名师们每个学期要去工作室3次,每次不少于3天,但大部分名师下乡的次数远超规定。

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副校长虞大明的名师乡村工作室,对口的是萧山区葛云飞小学及周边乡村小学。他带了10名学员,基本上每个月去工作室一次,一次3天,与学员进行课堂教学的探讨。

据统计,1~10月,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在118位导师组织下,开设导师示范课264节、导师讲座458次;学员到导师所在学校挂职实习634人次,开展导师听课评课、研讨等各类活动2300余次,学员参加活动上万人次。

一年多来,通过名师乡村工作室的培养,工作室学员迅速成长,7人次获国家成果奖,23人次获省级荣誉,165人次获市级荣誉,533人次获县级荣誉;40人次获省级科研成果,186人次获市级科研成果,692人次获县级科研成果。开设省级公开课26人次,市级公开课120人次,县级公开课653人次。在今年最新评出的特级教师里,就有几位多年扎根乡村教育的教师。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动真格”

从7月开始,先是各区、县(市)“白名单”出炉,接着陆续公布首批“黑名单”,再面向公众选聘市民监督员,对已完成整治的,通过回访、暗访等进行再一次排查……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上,杭州“动了真格”,家长们直言“安心了不少”。

自2017年年底起,杭州市率全省之先,从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乱象、消除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隐患、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三方面全面部署专项整治。

这场攻坚战一打响,杭州市就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以市教育局牵头,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联合工作组”,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建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担任召集人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市教育局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部门分工,强化协同作战,变“多头管理”为“综合治理”,合力形成严查严管高压态势。

全市各区、县(市)都成立了由属地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街道(乡镇)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在市级各相关部门指导下,全面推进培训机构专项摸排整治。

针对排查发现问题,各区、县(市)按照分类分批、堵疏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萧山区重拳打击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行为,对违规聘用在职教师的培训机构责令停止招生3个月,当年度年检定为不合格;对4名违规在职教师给予书面告诫并扣发绩效奖励工资,在教育系统内通报批评。而上城区对77家教育类企业进行跨部门“双随机”检查,现场执法取证50余次,行政约谈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27次,引导不规范机构积极改进。

不仅如此,杭州市首创“市民专项监督员”制度,面向全市选聘校外培训机构监督员,围绕办学资质、安全隐患、办学内容、教师队伍等方面展开监督。首批13名市民监督员已提供违规办学线索40余起,协助查处非法办学点20余个。

除了对黑、白名单进行公示,还积极搭建“杭州市校外培训机构信息服务平台”,对培训机构课程、师资、年检情况等信息统一归集、动态更新,便于市民查询与监督。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底,全市共排查出开展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无证无照”机构308家、“无证有照”机构1635家,发出整改通知书1884份,797家培训机构被关停,332家培训机构已领证和正在办证,845家培训机构不再举办文化课程培训,提前完成教育部整改任务。

“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落细

与往年报名季人满为患不同,今年杭州市区各小学和幼儿园报名现场颇有点“冷清”,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在网上完成报名登记工作。2018年是杭州市“幼儿园、小学招生无纸化报名管理系统”启用的第一年,共有8万名适龄儿童的家长在线完成了入学报名和材料审核工作。至此,杭州市区基础教育招生、报名实现了网上办理全覆盖。

为推动各类教育事项简化办、网上办、就近办,杭州市在2017年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依托“互联网+政府服务”推动“跑改”工作落实落细。截至今年8月,杭州全市教育系统共有“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326项,均已开通网上办理并正确设置了星级服务标识。“其中305个办事事项已经实现快递送达,市教育局10项公民个人办事事项中有8项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一证通办’。”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说,如今,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确认、毕(结)业证书遗失办理、学历证明确认、教育缴费等事项已经可以在手机App和自助机终端进行自助办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