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7-06-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杨德发专栏】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文|杨德发(《学本式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声明:请将本文中的“教“”均读作jiāo 。

如何上好一堂课?全世界每天有1亿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每天有3000万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国有学校教师1500万,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师1500万)!可是,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好课的标准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中国教育部没有给出好课的标准。

中国教育学会各专业学会赛课时有各自的标准。由于许多学会是70多岁的老专家在主持,其好课标准并没有更新。

各省专业教育学会也有各自的标准,很多也是老标准。

华东师大一位博导给出76个观察点的听评课量表。

其实,在杨德发看来,一堂好课如果要弄得很复杂,可以把影响学习成绩的100多个因素及影响教学的40多个因素全面考虑进去,那人脑就不够用,唯有借助电脑。如果是一个人带着人脑去听课,只需要看四个指标就知道这堂课是不是好课。哪四个指标呢?

一、动情

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是受情感支配的动物。一堂好课的引入是引人入胜的,吸引学生思考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堂好课至少有一次高潮,打动学生或感动学生。一堂好课常常有出乎学生意外的奇迹,令学生闻所未闻,耳目一新。学生上了一堂好课之后会越来越喜欢这门学科。

二、动脑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属于脑力劳动。上课是教师的大脑与学生的大脑的对接。上课是能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上课成功首先要激活学生的大脑。要激活学生的大脑,一定要有大脑思考的原材料——问题。所以教师备课时要设计好由浅入深的问题串。从学生动脑筋的程度可以考察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一堂好课学生动脑的数量多、质量高。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大脑发生头脑风暴,因而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可以这样说,凡没有用小组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实质性内容的课均不是一堂好课。

三、动手

手是人类的第二大脑。手上有丰富的神经与大脑相连。手巧心灵。在做中学。(美国杜威)在课堂上学生动手的数量、质量是第三个观察点。动手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汉字中凡是带有“扌”的字很多表示手的动作。画图、作笔记、做实验均是常用的动手方式。

四、动口

口中的舌头也有很多神经与大脑相连。动口发声时,眼看、耳听脑思,是一种多通道学习。墨子提出三种求知的方式:视知、闻知、说知。陶行知提出“小先生制”。1995年美国国家教育实验证明:教别人学习是巩固率最高的学习方式。我们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印象:备课之后讲一遍,很久都记得。每节课让学生讲的次数、讲的质量是第四个观察点。让学生动口的一个好方式是:每节课让学生出题考老师。学生为了考倒老师,学习特别认真、专注、积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辩论、争论,增加动口的数量和质量。音乐课、外语课、汉语课“动口”可以排在“动手”之前。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今天(25日)给青年教师作专业培训,上完课之后要求全体青年教师用我编制的“杨德发四动评课量表”给我上的课打分:上午课讲《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参培教师给我打的分是85.5分。下午作的高中物理PCK培训《摩擦力》,参培教师给我打的分是87.75分。

说明我这两堂课虽然达到优等,但距离满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一堂课的缺点是:引入不够精彩,让参培学员动手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让参培学员动情方面还有潜力可挖。第二课堂的缺点是:让参培学员动情方面还做得不够好。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给青年教师作《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培训,得分:85.5分)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给青年教师作高中物理PCK培训《摩擦力》,得分:87.75分)

“杨德发四动评课量表”杨德发已经试用十余年,均取得较好效果。用此表可以指导授课教师迅速改进教学质量。“杨德发四动评课量表”适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各学科的教学,体育课、舞蹈课增加动腰、动足的指标。

我们在观察一课堂时,只要这堂课学生动情了、充分动脑了、充分动手了、充分动口了,就是一堂好课。教师在备课时须对动情点、动脑点、动手点、动口点进行精心的设计。上课实操时把调动学生情绪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即可。

解决了“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个问题,一线教师就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书于2017年6月25日星期日晚80:53)

(本文为杨德发老师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