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的孩子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7-1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

下面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

一个上初中的孩子,学习特别刻苦。

妈妈给他报了一个绘画班,这样可以让孩子放松,也可以多交一些朋友。

妈妈跟儿子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学画画好处特别多。

结果孩子回了一句:“让别的孩子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当然,孩子也知道,自己不一定能考上清华。他就是想读好书,以后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想多赚点钱,让我爸别那么辛苦。”

因为孩子在妈妈的手机里,看到一张爸爸在三亚干活的照片。

三亚潮湿闷热,他爸爸穿着特别廉价的又脏又旧的半袖,在工地上干活……

-2-

谁也不会否认,素质教育真的很好,而且,考上清华和素质教育之间也并不冲突。

不过,我们每个人都能想得到,那个孩子的家庭,到底能够给他提供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花几百块钱给他报个绘画班,恐怕连绘画的皮毛都学不会,对“素质”的提高也有限,而对考清华的助力,基本为零。

理智一点说,对于那样一个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家庭来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文化课的学习上,在高考中考出更高的分数,可能更符合实际。

相信那个孩子也不是不想素质教育,只是他明白,在他的面前,只有应试教育一条路。

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理性的孩子。

-3-

记得在今年高考期间,一位学生家长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是一名河南高考生家长,以前我也认为素质教育很重要,打小让孩子琴棋书画、爱好广泛。当孩子进入考场那一刻,我才明白过味来,什么素质教育都是骗人的,只有高考分数高才是硬道理。

话也许有点偏激,但对于选择了高考这条路的千千万万考生来讲,这未尝不是残酷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当然有理想化的素质教育,但那不属于大多数普通家庭,对于那些想通过高考改变的命运的考生来说,真的仍然是分数决定一切。

-4-

我有一位同学,一直就崇尚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或者说,快乐教育

他的孩子从小到大,喜欢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喜欢学什么就学点什么。买了钢琴,弹够了就放弃,学习成绩不好,也一笑置之。

孩子初中毕业后,直接去了大洋彼岸,现在已经在美国某大学就读。假期回来,一口流利的英语,俨然一个未来的海归。

说实话,我心里也很羡慕他的孩子,能够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但如果我也向他学习,我的孩子可能只会在国内考一个三流的大学,将来找一个最低端的工作。

因为,我没有像他一样雄厚的财力。

我也看到过太多某位同学由于某项素质突出,被清华北大降低很多分录取的新闻。

但我们只要深挖一下当事学生的家庭背景就会知道,那些孩子的父亲,真的很少是在工地上干活的打工仔。

-5-

这个社会是分阶层的,我们处在什么样的阶层,决定了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育

人生就是一场跑步比赛,虽然起跑线可能一样,出发时间可能一样,但有的人可能骑自行车,有的人可能坐在汽车上,有的人甚至可能坐在飞机上,而有的人却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甚至身上还要背负太多、太沉重的责任。

这时候,你怎么可能再对他说,你要轻松,你要快乐,你要记得欣赏沿途的风景。

他除了努力奔跑,其实别无选择。

我不反对素质教育,我更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但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幸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素质教育的环境,那么,让孩子努力考一个高分,这怎么也不能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