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一览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4-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考点考题答题技巧例题
整   体   感   知1、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或感情。 (注意字数限制)学生自己整理
2、题目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往往是作者的感情或观点;象征义,引申义等。 
3、题目作用文章线索;表明写作对象;揭示主要内容;透露情感主旨等。 
  4、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表达主题。 
 5、划分层次(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 总分总(掐头去尾) 
品味语言 6、加点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格式:“××”一词原指   ,这里指  ,     
   地写出了事物\\\\人物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
 
   7、品味句子和关键词找词语点评或整体点评:即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感受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先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背景,要结合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公式:关键词的含义=字面义+语境义+扣主题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应选择有生命力的词语进行。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或从正面和侧面点评。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8、修辞手法的作用(往往跟考点7结合)(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品味语言 9、写作手法及作用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常用具体如下:1 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 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思想感情等。
4 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5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6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7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8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描写某景物抒发作者某种情感;借歌颂某个事物来寄托某种志向。
 
理解句子10、句子深层含义(与考点7结合)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抓住中心词,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结合作者情感和作品主题) 
    11、句子或语段的作用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二、              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1)开篇点题,渲染气氛。(2)总领全文(3)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作用(3)单独成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文章结尾:(1)画龙点睛,篇末点题。(2)总结上文、全文、升华中心。(3)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照应标题。(4)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分析人物形象   12、指出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方法:A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  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①     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     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     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小学六年的拼音大全编成顺口溜
小学六年的拼音大全编成顺口
孩子不会做应用题怎么办?数学老师带你过五关斩六将!
孩子不会做应用题怎么办?数
鬼才英语老师:我发誓,这一定是史上最全单词表,孩子背熟6年不愁
鬼才英语老师:我发誓,这一
高中物理重点十讲(二)
高中物理重点十讲(二)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万能公式之“套路”篇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万能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