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天性对数学、数字好奇?如何激发数学兴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8-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她在26岁那年,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却又让她兴奋的想法,就是重新学数学。她当时是俄语翻译,俄语娴熟,她觉得,或许用学俄语的方法学数学,是个不错的做法。因为学俄语,首先要充分地理解单词的意思,还要做到流利,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反复练、重复试错,达到流利的效果后,便是真正学会了俄语。简言之,便是多练。她相信,学数学也是如此。果然,她在数学上慢慢地变得如鱼得水,后来还成为奥克兰大学(OU)的工程学教授。


为什么就像学习语言那样学习数学,也能把数学学好?在数学方面,孩子一开始需要从基本原理出发,充分理解数学概念是基础,就像充分地理解单词的意思那样,而不是一来就套各种公式。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当一个孩子跳田字格游戏时,脚如何运动是“基本原理”,“先左跳2下,右跳3下”是“公式”。除此之外,把数学概念在各种“情景”下反复练,数学概念达到了“流利”的效果,从而最终把数学掌握好。



美国知名KIPP学校的学生,也正是把勤劳、多练发挥到了淋漓尽致,这所学校的孩子们的成绩单总是很漂亮。据说这所学校的八成学生超过美国同级别学生,九成能获得教区奖学金。


除此之外,孩子越年幼,大脑越是处于高速塑造的阶段。幼年时期一些频繁的行为能塑造大脑,技能会以神经元的方式“长”在大脑。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正确地学习和练习数学,塑造新记忆的海马体被频繁地激活,那么大脑也会越来越擅长数学。


所以,当一个孩子讨厌数学和算术,一定是在一开始用了错误的方式,把孩子的数学之门变成了一道“死胡同”。


关键字:数学敏感期、幼儿算术、兴趣培养、亲子育儿、早期教育

幼儿说,(亲子)心理咨询师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