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让孩子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帮孩子收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案例说明

之前我有个朋友,他们家的孩子飞飞,读三年级的时候。因为飞飞上课的时候老是出状况,朋友不定期的就会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老师主要反映的是飞飞在课堂上的表现。他不是盯着窗外发呆,就是找同桌讲话,要不就是不停地摆弄着铅笔、尺子、书包肩带。这些表现严重的影响到了飞飞的学习成绩,老师也是苦恼不堪。

事实上飞飞在家里做功课的情况也不好,磨磨蹭蹭,一个小时的作业量,他总要翻倍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正确率也不高。问孩子为什么上课不好好听课,孩子就说老师讲得太快了,他听不懂。飞飞爸爸对孩子这个状况真是又气又急。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由于孩子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其实像飞飞这样的孩子还很多。教室外的一个小声响就会把他们的注意力从课堂中“带走”;同桌的一句悄悄话可能会让他们浮想联翩……而且对于不听讲,孩子还总有许多自己的理由,“不喜欢老师”,“听懂了不用再听”,“听不懂听了也没用”......这种情况下,家长若一味苛责只能适得其反。


那今天咱们就针对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这一问题做一下深入的分析,也给苦恼的家长一些实用的解决办法!


今天主要从三方面为大家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课前准备充分,课中抓住重点,课后及时巩固。


阶段一:课前充分准备

1做好听课的心理准备


很多孩子每到上课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心理负担:又要上课了,上课就要学新知识,会不会很难?我要是学不会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成人在接触一个新领域的时候也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何况十多岁的孩子。那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好奇心,让孩子以轻松、期待的心态来迎接新课的到来。

给大家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 平时生活里让孩子多接触环境和实物,例如“为什么下雨小鸟就飞得低?”“元宵节为什么吃元宵”等等,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学会思考问题,善于发言。这样长时间下来,逐渐培养孩子好奇心的习惯,孩子非但不会排斥上课,还会非常期待课堂上又能学到新知识了。


◆ 经常和孩子聊天,问问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了解孩子对于学校,课堂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先把外因解决掉。


◆ 让孩子养成在预备铃响之前就进入教室安静地坐好的习惯,思绪更容易集中起来。


通过上述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入全新的学习状态,让孩子从心理上喜欢上课。


2听课前的物品准备


家长在家就告诉孩子,或者让老师提醒孩子在上课前,必须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记本笔等。如果在用到的时候再找这找那,不仅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而且还会打扰自己的听课思路。


3听课前的知识准备


让孩子在家就把第二天需要上课的内容预习一下。这个环节,是在养成孩子预习好习惯的基础上来实现的(前两周的讲座中我们有重点讲过预习的方法),让孩子对这节课重点要讲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孩子记下自己在预习时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就可以重点听不懂的地方。


这些听课前的知识准备决定了孩子听课效率的高低,家长们一定要注重起来。


阶段二:课中抓住重点

现在学校里一节课时长45分钟左右,但教育心理学有个重要观点是“一般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所以,如果强迫要求孩子上课每分钟都专注认真,就会使孩子的大脑过度使用。长时间下来,就会让孩子感觉到疲惫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家长不如教会孩子把握注意力集中的三十分钟,有针对性的吸收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适当的为孩子减少听课的压力。


1抓住上课最初五分钟


一般说来,老师在讲解新课之前,都要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为本节新课开头,概述本节课的目标,综述知识点的讲解思路。家长则要教会孩子们重视这个机会及时进行复习,为接受新课奠定基础,避免把老师的开场白当成闲聊,不注意听讲,造成自己知识系统的断裂。


2重视老师的课堂要求


家长要教会孩子重视老师课堂上的要求,这样会让孩子对知识点清楚明了,避免混乱,学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例如,老师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们重视会有意使用提示语,比如:“请大家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这些提示语体现的是课堂内容上的重点。


3抓住一堂课的最后五分钟


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都会利用讲课结束前五分钟来概括总结整堂课的内容,这时学生就要随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复习巩固,掌握知识要点。不仅是理解概念的含义,更要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想想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为解题打好良好的基础。


4正确记笔记


这里我还需要补充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如何做课堂笔记?


因为有家长给我反映了一个现象,说孩子上课课程没学会,但是笔记记了一大本。其实,对于有些孩子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一个问题:课堂上花了大量时间记笔记,反而忽略了老师的讲解过程。结果就是记下了结论,而不理解内容。这样,孩子在课后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补充理解课堂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 那到底该让孩子怎样记笔记呢?

记笔记的“三原则”:

① 宁可笔记记不全,也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② 课本上讲述很详细的内容,不再做详细的笔记。 

③ 不抄老师的板书,而是重点记老师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 

只要坚持这三个原则,孩子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还能获得宝贵的复习资料——课堂笔记。


阶段三:课后及时巩固


上完一节课,很多同学都认为万事大吉完成任务了,家长觉得孩子课堂上已经掌握知识了,课后也疏于辅导。其实不然,这个阶段,就是把课堂上没有理解透彻、遗漏的内容,及时解决掉。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及时进行课堂小结的习惯,利用课后的三分钟的时间进行回顾,把上课的内容回忆一遍,尽快梳理课堂上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如果课后不能及时回顾,在做家庭作业前,也要合上课本,像过电影一样,先把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复习一遍。


以上就是针对孩子在上课时出现的情况做的分析以及解决办法,下面我再告诉各位家长平时在家怎样锻炼孩子注意力的问题。


第一关 训练孩子的听力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把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15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第二关 训练孩子的听写听力

词语思维


训练方法:家长每念一个词语,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学习用品就马上举起左手。


凳子 课桌 洗衣机 篮球 电视机 自行车 书包 电冰箱 作业本 葡萄 空调 电风扇 电话机 被子 杯子 钢笔 手机 篮球 羽毛球 打火机 飞机 刀剑



针对孩子注意力训练集锦

玩扑克游戏


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取三张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长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


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


买智力书,每天坚持做联系


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报出来,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做对给红五星奖励或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