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玩手机”,两个妈妈不同处理方式,决定孩子不同人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在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快捷支付,还能分享心情到朋友圈,可以看到别人分享的,全世界的稀奇事,深深的吸引着无数的人,让人欲罢不能。但这也深深的影响着孩子,孩子看着父母玩手机,自己也要玩手机,看抖音,看微视。

父母每天忙于工作,回家就想休息,孩子闹着让陪他玩也没心情。这时候,孩子要手机玩,父母很容易就给他了。

孩子慢慢会养成习惯,也会根据父母的心情找规律。父母没有原则,很可能就让孩子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对做其他的事情就心不在焉了,影响学习,影响思维,影响社交。父母也知道孩子长时间看手机不好,可又不知道怎么去把控。

对孩子依赖手机,不同的父母处理方式不一样,对孩子的影响也不一样。

1、欣欣妈:不给他看手机,他就要哭,结果我妥协了

我白天上班没在家,和孩子相处只有晚上,可晚上下班,就想安静一会儿。为防止孩子烦我,孩子想看手机,我也会允许他看。看着孩子很乖巧的样子,心里还是蛮高兴的。

孩子一看手机就是一晚上,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再看的时候,感觉他都要跑进手机里去了。而且每天准时要手机玩,对手机依赖很重,不愿和别人接触,只想要手机玩。最近孩子老说眼睛不舒服,带他去医院看了,医生说眼睛近视带散光,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都怪我太溺爱他了,什么都依着他,结果反而害了他。

2、童童妈:我不反对孩子玩对手机,但我不会轻易给他手机

我的孩子看着别人玩手机,就也想要玩手机,甚至我不给他还要哭。我是不会惯着他,要么让孩子爸爸陪他玩玩具,要么就让他看书,偶尔会和他一起做游戏。看手机也只允许看一会儿,并且周末才能看电视。我们平常也不准玩手机,不会有孩子在的时候,长时间的玩手机。

现在孩子慢慢习惯了平常要做些什么事情,对手机也不那么依赖,只要叫我们陪他玩游戏、玩玩具,我们至少有一个人抽出时间去陪他。会给他讲手机的作用和好处,娱乐方面的讲得比较少些。玩手机也会让他保持距离,否则就没收手机了。

长期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孩子会比较听父母的话,父母也不会惯着他,所以孩子不会特别依赖手机。长期是婆婆爷爷带的孩子,孩子容易受到溺爱,孩子就容易养成坏习惯,父母长期没带孩子,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也会惯着孩子,那些行为看似爱孩子的表现,实则伤害了孩子。

孩子正是成长期,需要正确引导,多陪孩子,发觉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长处。在陪伴的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会发现孩子很多可爱的地方,和他兴趣爱好的地方。并不是手机才能带来快乐,亲子关系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出孩子长大了和父母亲不亲近,就看你小时候如何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