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考技巧,写不好的同学赶快学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1-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技法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应考“六度”


一、选角度


1.角度的选择范围不能离开材料的具体内容。所谓任务驱动作文题,就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了写作的任务。如, 2015年全国卷Ⅰ、Ⅱ的作文题。材料中“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的要求就已经暗示,写作时不能离开材料的内容范围,否则,就是脱离写作任务。


2.角度的选择相对自由,自主空间大。2015年全国卷Ⅰ中的老陈、小陈、警方等,2015年全国卷Ⅱ中的大李、老王、小刘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角度。


3. 角度选定后要“从一而终”,不能中途易辙。


二、摆态度


1.辨明概念。作文的材料中会有对表明己方立场、观点、理由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概念,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决定了写作者的不同态度。


2.分析动机。确定一件事的性质,不能脱离其动机和结果。


3.尽早表态。一个既表明态度又运用巧妙修辞的标题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4.表述清晰。用一个完整的句子,简洁清晰地表明态度。


三、挖深度


1.要选取一点进行深化、细化,不能面面俱到。


2.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要能体现材料中隐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思想价值,挖掘生活中的哲理,发现隐藏于其中的社会本质问题。提出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引发世人的关注和思考,或者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学会辩证分析。能用辩证的眼光分析人、事、物,才是智慧。如《鸿门宴》中范增看出了沛公的野心,所以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他分析沛公时,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及“志不在小”,是全面的眼光;由“居山东时”及“今入关”,是发展的眼光;由“行为之变”及“思想之变”,是联系的眼光。范增不愧为谋臣,几句话字字分析透彻,句句切中要害。


四、推广度


任务驱动型作文虽说要就事论事,但不代表不需要推而广之。一个个体事件不具备足够大的写作价值,从某个角度说,此类事件一定在社会上较为普遍。命题者要检验考生的公共知识、逻辑和观念,避免考生对私人领域过分关注。记住这十六个字:立足生活,指向时代;立足个人,指向社会。推广时切记:控制篇幅,议主叙辅,回归材料。


五、控尺度


表达观点要明确中肯,切不可偏激。任何一个材料,究其根源,要么关乎人性善恶,要么关乎制度好坏。人性的不足与制度的缺陷并不是不可触碰的,但是正确的探讨态度应该是带着善意去分析,去呼吁,去引导,去解决,而不是发泄式地去批判。


六、有温度


高考作文看重学生的理性思维,但“理”并非冷冰冰,也可以暖融融。教材之中有个极好的典范之作——《陈情表》。面对心狠手辣的司马炎,李密仅仅以情动人未免太过冒险,所以通篇处处都在讲理,把司马炎能强求他出仕的所有理由一一堵死,只是李密讲的“理”都披着“情”的外衣,不至于以一种“得理不饶人”的语气冒犯司马炎,所以才能达到目的,这里不做赘述。


高考印证】

你我之梦,中国之梦

一考生


  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它已漂过了又一个十八年。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许是注定,我见证了这十八年来祖国的日新月异。有道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两千年前,中国还是奴隶社会;一千年前,中国还是封建社会; ,中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我看过北京奥运会上灿烂的烟火,我听过来自宇宙的授课,我走过众多山区里崭新的公路,“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中国做到了。“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扶起了后劲十足的东方巨龙。而如今我坐在这考场之上,将我十二年的所学化作文字,正是得到了科教的好处。中国梦是不会终止的,尽管成就已辉煌,但逐梦人不会停下脚步。我的中国梦,十八年后也是你的梦。

  2035年,我在时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你望着我。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又一代新人,又一轮十八年。你我似已相距太远,然“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时空,也并非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小康早已建成了,你生逢盛世,你是比我更幸运的一代天之骄子,你的使命无疑更大了。我这一代,目送中国雄起于东方,而你这一代,则要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生于信息时代的你定然更有超世之才,不过,我也会在你身边,我们的中国梦,不单靠一代人孤单地努力,中国梦,是代代人努力的结晶。

  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你我的梦,中国的梦。

  “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我们回望过往的辉煌,不为沉湎自傲,而为展望未来。中国尚有诸多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人才队伍有待壮大,军事力量有待增强。无妨,你我齐努力,社会共出力,沉下心来为中国谋发展,须知“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发展。既如是,何不携手共创新时代?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机缘与使命、际遇与挑战。时光两头的你与我亦如此,然,新世纪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是你我共有的中国。它的梦,当是你我齐追逐的美好的远方。此肺腑之言,我装进时光瓶,留待你亲启。

  “江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望十八岁的你与我陪伴着祖国高歌猛进。愿与君共勉,待他日回首,春满园。

 (2018年全国卷Ⅰ高分作文)


[对点赏析]本文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写作任务,依据材料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有联想,有思考,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要意思;作者从18岁青年人的身份切入,针对“2035年的18岁青年人”而写,写作目的明确,语言得体大气,共勉之余,也表达了对中国新时代的青年人的期望。材料使用灵活自然,不生搬硬套。


技法二 两种模式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层递式



高考印证】

心中有担当,少年当自强

一考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是名校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则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君子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它不仅激励着万千中华儿女顽强拼搏,不断进取,更激励着新一代青少年担当责任,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美好品德而传承至今。古有苏秦锥刺股,凭借顽强毅力名扬于诸侯之间,更有宋濂隆冬寒风中拜师求学,范仲淹划粥断齑,他们不因家境贫寒而放弃读书,反而更加勤奋刻苦。今有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云迎难而上,终建商业帝国。他们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心中有责任和使命。

所以,自强不息是每个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优点,而要做到自强不息,还需要有自信。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在《沁园春·雪》中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句,表现了他的广阔胸襟以及气吞山河的信念。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青少年只有发挥才华,才能担当重任。自强不息来自坚定信念。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鼓舞人们走向成功。所以说,把握住自信,才能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为什么要具备自强不息的品质呢?因为每代人都肩负着历史责任,责任要求我们不断奋斗、不懈追求,才能最终引领“时代风骚”。当今很多人缺少自强的品质,靠父母供养当起了“啃老族”。这样的人又怎能实现人生价值呢?大多数人还得靠自己打拼,才能慢慢获得成功。“北漂族”为闯荡出一片天地,自强不息,宁可住地下室,吃泡面,也要坚持理想。这就是自强不息的体现。因为他们知道,要做到鲁迅先生倡导的“敢作敢当”,就必须不懈努力。而没有拼搏精神,“敢作敢当”就是一句空话。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发愤图强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值得每个人学习和传承。每个人都需要靠自己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来获得成功。如果能与志同道合者团结合作,互利共赢,那么这个国家定然会变得更加强大。我们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更应少年当自强,为自己的生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数名句化育了后世的我们。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愿我们的心灵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在名句滋养下,愈加强健,愿我们做一个有担当能自强的时代佼佼者。

(2017年全国卷Ⅱ高分作文)


[对点赏析]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我们把材料吃透,分析现象,探究本质,追问原因,找出良方。本文能够始终围绕“心中有担当,少年当自强”这个中心任务行文,从题目到结尾,处处扣住中心来进行论述,十分切题。在表达上,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列举事例简洁流畅,又言简意赅,与论证的观点十分吻合;阐述分析,注重因果关系推理,以理服人;语言朴实而又严谨,形式多样。


二、引议联结式


 

高考印证】

不以成绩论英雄

一考生


  这幅看上去令人啼笑皆非的漫画,实则折射出当今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考98分的孩子因为之前考的是100分,所以这次被责骂;而考61分的孩子因比上一次有进步,所以就被表扬。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为什么?难道考98分就不是优秀,考61分及格了就可以免遭“魔掌”?答案是否定的。可当身边类似的事件越来越多的时候,那些曾经出现在老师与家长口中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早已被成绩淹没,老师们和家长们早已被成绩蒙蔽了双眼。(引)

  有感于此,我只想大声疾呼,喊出学生们的心声:成绩诚可贵,拼搏价更高!不以成绩论英雄,我们需要活出自我!(议)

  在应试教育独霸天下的今天,许多家长将“考上大学才是唯一出路”的思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由此,成绩的高低成为家长评判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坏的唯一标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阻碍了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它们逐渐成为枷锁,禁锢了本应思绪迸发的想象力,束缚了本应大步前进的步伐。成绩好便被认定为好学生,成绩差则一律被默认为一无是处。家长面对不同成绩时态度的巨大反差,又会不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是金子总会发光,丑小鸭最后也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人各有志,考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成绩也并非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所以,莫让成绩遮望眼,不以成绩论英雄! (议)

  某小学曾经被爆出这样的新闻:学校用红、绿领巾来区别对待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戴上了红领巾,而成绩差的学生则被无情地要求系上绿领巾。就连升国旗时学生们也要根据领巾的不同颜色而分开站队。可想而知,被要求戴上绿领巾的孩子们会遭受多少异样的眼光,像是被判了刑。老师本是知识的传播者,却用极不恰当的方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他们留下了阴影,给他们带来了自卑感。曾经还有这样一幅照片,也是在某所小学,在炎热的夏天,一些学生被安排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考试。本以为是什么新花样,点开新闻之后才得知,有空调的教室中的位置不够了,所以成绩差的学生只能在教室外面考试。看到此新闻,我不禁想痛斥教育者的无情与残忍。本应被大力提倡的教育公平在成绩单面前“灰飞烟灭”,留下被“烟火烧伤”的孩子们的心。以成绩论英雄曾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可历史也告诉了我们,八股文束缚了多少才华横溢的书生,掩盖了多少本应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人的光芒。所以,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等待,给“慢跑者”一些时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期待,是金子总会绽放它的光芒!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