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育儿误区越早知道越好,父母必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闺蜜要给6个月的女儿断奶,我以为她工作忙,结果她告诉我的理由居然是: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我对闺蜜的行为又好气又好笑。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者更长时间。

至少6个月,不是说6个月以后就不用喂母乳了。



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困惑,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最合适?

抛开所谓的“断奶年龄”,“母乳没有营养”的说法,其实根据自己的母乳情况和孩子的发育状况,自然离乳是“母爱退出”的最好方式。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还有很多育儿误区,爸爸妈妈越早知道越好。



误区1:

孩子5岁前不分房睡,会缺乏独立

 

孩子什么时候跟父母分房睡最合适?

育儿专家众说纷纭,有的建议6个月,有的建议3岁,有的建议4岁,比较统一的观点是不迟于5岁,5岁前还不能独立睡觉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独立能力、心理健康。


很多妈妈在这种育儿观的影响下,焦虑着,苦恼着,一次次逼迫孩子学着勇敢地自己睡。

然而,对那个被逼着赶在“标准年龄”前分房睡的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当你决定跟孩子分房睡的时候,你给足孩子需要的安全感了吗?

你为孩子做好独立睡眠的准备了吗?

孩子可以适应长时间没有你的陪伴吗?

如果你的孩子准备好了,那么可以尝试下5岁分房,如果没有准备好,切忌强迫孩子。


一位妈妈发帖说,她是个极其热衷于国外各种育儿理念的妈妈,孩子一出生就分床睡,1岁的时候开始分房睡,即使孩子哭闹她也依然坚持。

慢慢地,孩子开始习惯一个人睡,却也变得沉默,不爱说话。


一次旅行的时候,这位妈妈原本打算跟孩子住在一起,却听到孩子说:“我不要和妈妈一起睡,妈妈从来也不喜欢和我在一起。”

这位妈妈伤心极了,她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什么时候跟父母分房睡更合适?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答案是:没有标准。


如果真的要遵循一个原则的话,那就是:尊重母婴亲密的自然规律,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一切顺其自然。

 

误区2:

延迟满足,有助于培养孩子自控力

 

很长一段时间内,育儿界流传“延迟满足”的说法,被很多家长奉为育儿法宝。

 

孩子想要一件漂亮裙子,你说“等过生日的时候再买吧”。

孩子想要一个酷酷的玩具时,你说“考试考前三名就奖励你”。


我们试图通过让孩子等一等的方式,帮助他学会自控,学会等待,激励孩子努力。殊不知,我们一直误读了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的“延迟满足”实验。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在孩子四五岁左右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3岁以前,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基础上的。


孩子选择等待是自主决定的,而不是父母帮着孩子刻意为之。父母刻意为之的“延迟满足”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反而会将孩子推入一种毫无安全感的绝望中和“不配得到”的自卑中。

 

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享受到当下拥有的乐趣,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在孩子想要那件漂亮裙子的时候,说“可以”;在孩子想要那个酷酷的玩具时,说“可以”。

 

倘若因为某种原因没法及时满足孩子,那就跟孩子解释清楚。



误区3:爱哭的男孩没出息

 

“如果我女儿摔跟头哭了,我会特别伤心难过,如果我儿子摔跟头哭了,我会特别不开心,觉得有什么好哭的,尽量不要哭,男孩子要有男孩子的样子。”

 

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中,从小被教育“男孩不要哭”的汪小菲在教育儿子的时候,同样不允许儿子哭。

 

他说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生活中,常常会听到爸爸妈妈训斥那个哇哇大哭的男孩:

“男孩子哭什么哭,没出息”

“动不动哭鼻子,算什么男子汉啊”

“男孩要有男孩的样子,要坚强”



我们怀揣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期许,期待着那个小小的男孩学着坚强。于是,太多太多的男孩学会了“忍”,学会了不哭,却也学会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麦克·汤普森说,一味地坚持传统的刻板理念,阻止了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也妨碍了男孩的情感发展。

 

男孩也需要发泄自己的情绪,也需要在他难过哭泣的时候,有一个大大的拥抱包裹着他,给他足够的温暖和接纳。

允许男孩哭,才是对男孩最暖心的爱。



误区4: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寒假到了,小区的妈妈群又炸锅了,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趁着假期给孩子加加码,欢欢妈妈竟然一口气给孩子报了6个兴趣班。

 

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怀孕开始就每天给肚子里的欢欢读唐诗宋词,播放各种英语儿歌,美其名曰给孩子磨耳朵。

 

欢欢如今是我们小区的“神童”,2岁认识1000多个字,3岁会唱几十首英文歌,现在刚上中班就已经学习完小学一年级课程。

 

可是,这种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超前教育”真的好吗?

这些“神童”的背后,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牺牲了多少孩子的快乐,甚至是身体健康。

 


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没有赢在起跑线之说,而是调整好自己的步伐,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坚持,跑向终点。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怀着敬畏之心,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

 

误区5:爱说“屎尿屁”的孩子没礼貌

 

前几天,带女儿去参加同学的婚礼,一桌人都是好久不见的朋友。正在说说笑笑时,女儿突然说“妈妈,这个粥黄黄的,好像巧虎的粑粑呀”,真的是迷之尴尬啊。

 

更尴尬的是,旁边一个小男孩大声回应:“真的很像啊,不过巧虎的粑粑是一圈一圈的”。两个孩子乐此不疲地讨论着“粑粑”,真的是超级无奈啊。

 

面对对面几个单身朋友投来的异样目光,真的想跟他们说:不是我们家孩子没有礼貌,更不是没有教养,而是他们产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成长期。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提出一个“诅咒敏感期”,孩子在3岁左右会进入这个阶段,不仅喜欢说“屎屁尿”之类的话,还喜欢说一些“暴力”语言,比如“臭妈妈,我讨厌你”“妈妈,我要打死你”这种话,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的眼里,这些“脏话”跟其他的语言没有什么不同,“屎屁尿”或许跟“玩什么玩具”是一样的,几个陌生的小朋友也会因为对“屎屁尿”同样的兴趣而成为好朋友。

 

面对那个满嘴“屎尿屁”的孩子,不要给他们贴上“没礼貌”“没教养”的标签,也不要用蛮力去训斥和制止,去理解那个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孩子,静候他们慢慢走出这一敏感期。



都说父母是唯一不用持证就可以上岗的职位,多少新手爸妈面对那个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孩子手足无措。


我们拼命去搜集各种育儿资料,去认真学习各种育儿知识。

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也请那些一路探索解惑的爸爸妈妈,多一点理智,多一点敬畏之心。


作者:杜小艾,一个少女心满满的妈妈,自由撰稿人,专注儿童心理学研究,跟孩子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