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其实并不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参加过官方会议或者是学术性会议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整个会场成了念稿子大会,没有一点讨论的气氛,没有一点苏格拉底式的自由辩论风气。一些教授、博士离开了手中的稿件就不会作学术报告了,仿佛那些学术研究不是出自自己手中似的。

    近日,《脱稿讲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之一黄大钊认为,从记忆的效果看,通过讲的方式人们大约记住内容的33%,而通过读的方式人们只记住内容的10%。所以,脱稿讲比照稿念节奏更为从容和自由,容易达到声情并茂,使人感到生动形象,乐于接受。

    该书是作者13年脱稿讲话教学与实践的思考和经验总结,告诉读者话从哪里来,怎样有话可说,又如何才能说得更生动,怎样将所学技巧、方法转换成自己的能力,帮助读者学以致用,彻底摆脱脱稿讲话带来的焦虑和烦恼,享受成功后的自在和快乐。最终让读者认识到脱稿讲话并不难,难的是从来没有明晰概念、定位准确,并系统地学习和实践。

(却咏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