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作业为暑假添乐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宗河

    “我们一般人一提暑假作业就发愁,厚厚几大本,感觉总也写不完,哪有时间放松啊!特色暑假作业能改变这种现状吗?”网友“李拓”问。人大附小校长郑瑞芳耐心解释道:“传统的作业已经实行几十年了,我小时候也在做这种作业,暑假快开学的时候赶作业,这种经历很多人都有过。我校从2010年寒假开始,在北京市率先取消了传统作业,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效果还是挺显著的。”

    7月22日下午3时,郑瑞芳通过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进行微访谈,与网友们一同分享其对特色暑假作业的理解和实践体会。

    微访谈活动一开始,网友“李保宇”便问道:“假期的时间比较宝贵,特色暑假作业形式新颖,但是适合当代教育吗?”“特别适合。培养多元创新人才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特色作业给予孩子们创新实践的天地及全方位的成长。”郑瑞芳回答说。

    紧接着,网友“海涛出没”说:“暑假里面有很多学校组织了海外交流的项目,您觉得这有用吗?”对此,郑瑞芳认为,走马观花式的交流没有用,真正走进国外的课堂,与国外的孩子共同学习、互动,对孩子的语言学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我们农村广大的留守儿童来说,自主学习缺少监护人,怎么办呢?”网友“柏付永”问道。“老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孩子好玩的事儿,孩子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不用监督,他也会自觉学习。”郑瑞芳答道。

    对于特色作业的内容不少网友都有点儿好奇。郑瑞芳说:“锻炼身体是必须的,在锻炼的同时还应该多读书,可以去国家图书馆、图书大厦感受读书的氛围。有的孩子创编故事、童话;有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出去旅游,拍了很多照片,我们给印制了摄影集……这些都是特色暑假作业。”

    一个小时的微访谈下来,郑瑞芳共回答网友提出的15个问题,阅读人数总量达数十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