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游戏和审美旅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晓珮

    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游戏书呢?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获得艺术的知识和审美的素养呢?但是,若要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简直是一种奢望,因为许多游戏书也许能让孩子获得有益的知识,却无法涉及艺术和审美!

    奇妙的是,这套法国游戏书竟然做到了,它完美地将游戏、知识和审美结合起来,也将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愿望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愧为一套稀有而难得的精品好书。

    人类在历史进程中遗留下珍贵的艺术财富,其中,美术最为灿烂多姿,以绘画、雕塑、建筑、手工艺制作等不同的方式记录了悠久的历史,过去的事件、国家的兴衰、民族的特色、地域的风情、伟人的风貌等都被描绘出来。这些不同形式和不同艺术手法的形象化表达,让我们看到了生动的历史,甚至能够感受和触摸到它们,使原本枯燥和繁复的知识变得直观和美妙。因此,一件美术品的背后蕴含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对美术品的认识和理解也意味着知识面的拓展和文化水准的提升。

    在该系列的两本书中,作者按照从欧洲到亚洲的地域特点,以及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脉络,一次次把世界的文明和艺术展现给读者,将许多在博物馆中也难得一见的珍品呈现在孩子眼前,这的确令人惊喜万分,也是其他同类书籍所难以做到的!例如在《从欧洲到亚洲》中的大型油画、细密画等,《从古代到现代》中的浮雕艺术、古埃及壁画等,这些平日很难看到和了解的作品,被作者一一收纳进此书,并配合特别的游戏,让孩子们全方位地认识和欣赏它们,这对于今后的审美该是多么宝贵的经历。

    孩子们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世界不同民族的艺术知识,从各大洲的古代面具、器皿到现代的雕塑,从壁画、浮雕到版画,从金属工艺品到既传统又创新的树皮画,其广度几乎涵盖了人类艺术的方方面面。

    除了广度之外,此书的深度更是难能可贵,以油画作品为例,作者精选出油画艺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代表流派和画家,这样高而精的起点对于孩子们的审美素养有着极大的益处。

    另外,作者还善于让那些古老却可能乏味的历史通过游戏而迸发出新奇的吸引力。孩子们不仅借此知道了什么是阿兹特克文明,还能在完成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记忆,将这个文明的标志性服饰转换为一种符号性的认知储存到脑海中,当今后再看到时就能唤醒记忆,提取对应的信息,与其他的文明特点进行比较,产生辨别和审美的能力。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书多处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它让孩子们不仅领略到丰富多彩的艺术,还能学习到一种在相同类型中进行比较,加强记忆的方法,来深化知识,形成扎实的形象记忆,在童年奠定审美的基础。

    这的确是一套孩子和家长可以共读并值得收藏的好书,对于学龄前儿童,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互动阅览,共同做游戏,并以图片的视觉欣赏为重点。对于学龄儿童,独立阅读或者和家长、朋友、同学一起游戏都是有趣的方式。

    为了让中国的孩子和家长能够更多更好地理解书中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我特别选出其中重要作品,并为它们写了新的注解,附在该书正文的后面,希望大家在重新浏览这些作品时,一边看注解,一边根据页码提示对照书中的原有内容和游戏,相信一定会去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产生一种熟悉和难忘的印象。

    “我最爱的少儿艺术游戏书”系列  (法)文森·贝盖尔著 曹杨译  胡晓珮审定 接力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