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教育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范建君 李 岩 李 燕 张雪英 陈志辉 章 丽

多彩光谱:把教师调到孩子频道

    【观点】

   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实现有差异发展,借鉴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幼儿协调发展。

    ■李岩 北京市东城崇文二幼园长

    教育工作独特之处是教育者要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更多鲜活、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工作最大的挑战是,教育虽有规律可循,但当面对鲜活个体时却需要量身打造。教育者无法回避的难题是,面对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怎样用心去体会对方的频道?唯有心与心相映,方法才能像涓涓细流自然流淌。

    多彩光谱评价使教师懂得“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实现有差异发展”。借鉴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幼儿协调成长,提升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多彩光谱评价方案的优势在于:首先,为幼儿提供接近真实情境的评价活动;其次,为教师提供结构化的评价活动,使评价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更精心有效,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活动目标、组织方式、具体程序及所需要的材料,以达到在真实情景中了解儿童的目的;再其次,多彩光谱评价方案强调评价与课程、教学的结合,模糊课程和评价之间的绝对界限,使评价活动成为教师日常设计课程与组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彩光谱方案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确定音乐领域、科学领域核心能力,增强感受与理解音乐、表现与表达音乐、幼儿观察事物能力,提高幼儿实验假设和验证的能力。

    探索出评价能力的方法,总结观察评价法。操作性强、全面、准确的观察记录表,可以为教师找出观察、分析幼儿的切入点,为教师评价幼儿提供有效依据。教学情境评价法,强调评价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教育活动中完成,让幼儿在操作材料与人交往以及活动中自然表现自己的能力、兴趣。

    探索出提升教学活动质量的做法。增加“领域知识陈述分析”项目,拓展备课思路,增添“即时记录小贴士”,提高教学有效性,完善“反思框架”,提高反思的有效性,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方法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教育活动有效性寻找依据。

    建构适合儿童文化的课程

    【观点】

   实施综合课程的再建构是幼儿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需要,是我国幼儿园综合课程实践发展的需要。 

    ■章丽 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园长

    回顾研究历史,我园先后经历了探索综合课程的结构阶段、深入综合教育过程的研究阶段、走向自主创新的综合教育阶段、综合课程文化再构阶段。

    实施综合课程的再建构是幼儿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需要,是我国幼儿园综合课程实践发展的需要。课程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框架,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流程。近几年来,在基础课程改革的大潮下,各种学前教育理论与课程模式不断涌现。

    在此背景下,2007年,我园申报的《幼儿园综合课程文化的再构》被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不仅为我园综合课程的持续发展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还带动全园教师理性反思和总结现有的综合课程体系与综合课程实践,在新的课程文化观念的统领下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课程审查、筛选与增补,构建更加适应儿童文化的课程体系,促进办园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此过程中,综合课程秉承的理念更加明晰,对综合课程整体结构和实施逻辑进行再调整,以儿童和谐发展为尺度,完善课程目标,以儿童生活世界为基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

    在方法上,以实施路径的多样化为载体,坚持幼儿教育的整体观,遵循儿童的天性,更好地处理课程中知识逻辑与心理逻辑的关系,以儿童的心理逻辑为线索设计和实施课程活动,让课程实施的过程成为“基于经验——丰富、拓展经验——巩固、提升经验的过程”,实现了综合课程文化的重塑。

    我园在构建园本课程研究新范式的基础上,每两周举行一次例行的“课程组”研究活动,通过创新“学术沙龙式研讨课”来实现规范研究,以纳“百言”,做“简报”进行成果积累。

    通过不断努力,我园的课程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幼儿园也更加强调课程研究的前瞻性、发展性、实效性。我们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课程审查、筛选与增补,构建更加适应儿童文化的课程体系。我们相信新的课程探究将会对我国幼儿园综合课程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幼儿园综合课程的发展走向,以及课程内容组织模式、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

  通过养成教育提高保教质量

    【观点】

   抓住教育契机,整合教育资源,依托百年名校文化,激发幼儿探究欲望,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

    ■陈志辉 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副园长

    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依托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为目标,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融入保教工作中。

    近5年来,我园强化幼儿关爱这一主题,结合5大领域的教育特色,从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注自然,自我发展出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生成了一系列生动有趣、开放动态的课程,逐步构建了具有原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总结出三方面的经验:

    抓住教育契机,提高教育实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幼儿园主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运用多种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来自幼儿园老师及周围成人的关爱,例如我园的感恩节活动、自制小书活动、大带小活动等。

    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请家长观摩幼儿在园的活动,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例如,我园组织的“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心慈善拍卖会”活动,让所有的家长、老师真正地理解了爱的意义。

    依托高校文化,激发探究欲望。作为这样一所百年名校的幼儿园,经过6年的摸索和不断坚持,我们逐步构建了生活与科学系列的主题活动。例如由西安交大校长亲自主持的“我和科学家爷爷在一起”以及以“我爱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小朋友感受到了与老园长、老教授们在一起的快乐,体验到了爱的回报。

    每年的6月1日,我们的孩子都会收到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爱是什么》,每个家长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孩子的名字,看到孩子对爱诠释的一段话,“爱就是表扬”,“爱就是真诚不说谎话”……在充满爱,充满温馨的教育活动中,我们真正做到了以科研促教学,用切合实际、科学的教育手段,使孩子们具备了勇敢、自信、诚实、活泼等优良品质。

 优化课程关键要抓好教师

    【观点】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是实现课程的主体,管理者应深入保教活动的第一现场发现问题,规范和优化幼儿园课程管理。

    ■范建君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幼儿园园长

    随着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宁波市出台了学前教育促进条例、学前教育专项资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文件。江北区政府也从实际出发,相继出台了区政府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实施细则,江北区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以及活动常规细则等等相关文件。

    目前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有一部分老师出于安全考虑,减少了孩子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而另一部分教师认为,游戏是完全自主的活动,教师只要给他提供材料就行了,不需要任何的指导,因而出现了放养式的游戏情景。以上这些折射出了我们教师实践活动理念的偏差。出现重学习活动,轻生活活动,重集体教学,轻自主游戏,重智力开发,轻能力培养,重教师统一要求,轻幼儿自我管理等等问题。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是实现课程的主体,那么,如何使课程管理更为优化?

    现场观察、发现问题,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是规范落实一日活动细则的前提。深入班级,深入保教活动的第一现场是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例如,跟班调研、换班调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年会花絮     下一篇: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