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祖贤:技能大赛“车”出个金饭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陈秋媚

    这个夏天,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欧阳祖贤收获颇丰:6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数控装配、调试与维修赛项团体二等奖;7月接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录用通知书,捧起一个令很多人都羡慕的、月薪7000元的“金饭碗”。他的经历也印证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

    认定目标执着坚持

    3年前,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欧阳祖贤打算收拾行李跟堂哥到广东打工。“父亲不同意我去,他说流水线不稳定,如果可以上个大专学一门手艺,将来才会有发展。”欧阳祖贤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填报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这一试竟让他意外校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此后的欧阳祖贤,对学习的机会倍加珍惜。车间勤学苦练、宿舍挑灯夜读……他执着于跟时间赛跑,不仅拿到数控铣高级工证书,还考取了全国英语等级口语二级证和计算机应用一级证等技能资格证书。学校要求的,自己喜欢的,一样都没有落下。

    尽管数控机械体积庞大,但如今欧阳祖贤操作起来,如同大厨“烹小鲜”,自信,从容。他喜欢动手,小学四年级时就经常自己修理自行车,他甚至把录音机的马达拆下来,装上叶片做了一把小风扇。

    “刚开始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心里也没有底。幸好学院推行教学做一体,上课就在车间里,只要一碰机器我就会立刻精神起来。”欧阳祖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车间里“车”、“铣”一些自己喜欢的模型,他的作品成了学院教学成果展上的“常客”。平时同学遇到技术性小难题,像手机小毛病、电脑小故障都喜欢找他解决,他总能给人一些意外的惊喜。

    技能大赛找准方向

    2012年春,学院选拔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是大二的欧阳祖贤毅然报名。他和队友第一次出征,就获得了省赛二等奖,随后获得了国赛三等奖。

    今年在天津举行的国赛,欧阳祖贤负责机械部分安装和精度检测、机械部分工艺记录和零件加工。为了追求更高水准,备赛期间,欧阳祖贤几乎每天都在车间泡10个小时以上。五六月的高温天气,让他的工服一直被汗水浸湿着。

    “刚开始打精度的时候,弯着腰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但他从不喊累。现在熟练了,调整轴承座和电机座的同轴度也只需要十几分钟。”欧阳祖贤的指导老师杨志华说。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紧跟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比赛内容直接与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接轨’。”中山职院机电工程系主任赵长明介绍道,在训练过程中,欧阳祖贤几乎碰过学校所有的机床,包括车、铣、四轴等,对专业的认识加深了不少。

    “我一直认为数控就是以加工为主,后来学习了维修,才知道它涉及电气、机械和软件多个方面,很有挑战性。”“武术迷”欧阳祖贤说,“参加技能大赛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打通了任督二脉,让我功力大增!”

    肯干务实得偿所愿

    就在6月那场堪比高考的技能大赛上,数控装配、调试与维修赛项评委,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汪俊文注意到了欧阳祖贤——瘦高、黑皮肤,神态有点严肃、笑容又很可掬的小伙子,“这是一棵好苗子”。

    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招聘考核中,26个应聘者最后留下11人,欧阳祖贤成为其中的一名幸运儿。专业面试时,汪俊文一眼就认出了欧阳祖贤,他非常高兴地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

    “大赛获奖选手能力强、上手快,肯干务实,我们求贤若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人事教育部规划教育处副处长李科说。

    在参加今年的技能大赛之前,欧阳祖贤还在北京找到了一份数控编程的实习工作,老板开出的月薪也有6000多元。

    “真没想到自己能进这个顶尖的企业,这可是中国核武的摇篮,‘两弹元勋’邓稼先呆过的地方!”得偿所愿,成为数控装调维修方面的“金牌蓝领”,欧阳祖贤十分开心。他说,“我更喜欢上机操作,跟机器在一起,我的心里很踏实。我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战略添砖加瓦,用技术技能实现我的中国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