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期刊为写作助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蔡燕

    今年参加高考的刘子明语文考得不错:“我一看到作文题就高兴坏了,因为前不久刚刚在杂志上看到类似的文章,所以下笔胸有成竹。”

    据了解,《意林》杂志今年命中40%的省市高考作文题,比去年增长了10%。所谓“意林体”,就是心灵鸡汤式的励志小故事,故事短小精炼而富有趣味,蕴含普世价值观,同时紧密贴合社会热点和焦点题材。

    中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很多学生面对这类题目感到棘手,拿到“励志小故事”的材料作文,无所适从,大脑一片空白。他们往往求助于考前抱佛脚,死记硬背一些范文,或者猜题押题等。有想考好的初衷,却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于是发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

    实际上,写好作文的诀窍在于积累大量的励志小故事。比如2013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同学关系”,这个话题在很多报刊上都有论及,《意林》2013年的6月刊专门有针对同学、室友关系的专题,从多种角度分析和阐释了青春期的孩子该如何处理跟同学、身边人的关系,欢乐探讨有之,深入思考有之……如果平时,考生就有喜欢阅读励志小故事的良好习惯,那么作文素材在考场上如何不信手拈来、才思如泉涌?

    “我们不主张功利地去看课外书,但选好一本课外读物,的确在考试当中会有帮助。”有关专家建议,对于中学生而言,时间很宝贵,所以选择期刊非常重要,比如《意林》、《读者》等杂志上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既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又对阅读理解有很大帮助。也许一些家长对孩子们看课外书非常担心,害怕他们会因此而耽误了学习。对此,不少学生表示,其实很多励志类杂志的文章都非常短小,将时间化整为零,利用上厕所、等公交车、下课的时候看看,既调剂了大脑,又开拓了视野,而且对语文学习还有很大帮助,未尝不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