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词律中立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安顺

    近期阅读了孙霄兵先生《汉语词律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一书。阅后尤感作者在该书《后记》所谈自己前后用时六年著作,志在于汉语词律中立言。

    《汉语词律学》洋洋72余万字,内容全面,论述系统。在结构上共分“词的格律总论”、“词体”、“词的句子”、“词的声韵”四大部分十七章,同时设有两个附录。十七章的内容分别是“中国古典诗词格律概论”、“词的格律的形成和发展”、“词的文本”、“词体的特点和来源”、“词体的自身发展和变化”、“词牌”、“阕”、“词的句子的一般理论”、“词的句子的节奏”、“词的句行格律”、“词的句子的对仗”、“词的句子的粘对”、“词的叠句”、“词的声韵的一般规律”、“押韵变化形成的词体”、“词的声韵与句子的平仄”、“词的句子的平仄的多样性”。两个附录分别是清人万树的《〈词律〉发凡》和戈载《〈词林正韵〉发凡》,均经过了作者的标点。

    这本《汉语词律学》取材丰富,引述广泛,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且无论大题小题,几乎每论必引,不厌其多。全书十七章,每章所涉学者、作者都在数十人以上,所涉论著、作品都在数十部(篇)以上,以第一章《中国古典诗词概论》为例,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该章所引学者、作者多达60位以上,所引著作或作品在66部(篇)左右,内容涉及文论、文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等。一章所引内容如此之多,全书所引之富可想而知。材料丰富翔实,引用兼取百家,包举中外,横跨不同学科,足见作者为撰写这部书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涉阅广博。

    此外,令人感动的是,作者著书中穷原竟委、源流兼顾的精神。这部书重视考察词学名词概念的定义、涵盖、作用、起源及发展等情况,往往博采众说,极尽考据之能事。例如第六章“词牌”,作者分五节介绍了词牌的概念和意义、词牌的形成和发展、词牌和词体、词牌和词题、词牌和词序。关于词牌的形成和发展问题(第二节),作者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考察,分别指出了各个阶段词牌的数量及特点,例如第一阶段为唐五代词牌,词牌数量分别有62种、165种(加上五代)、316种等几种说法,其特点有“大多数与近体诗、声诗有关”、“换韵”、“多短调”、“韵与韵之间的距离小”、“多带‘子’尾”等五个方面;第二阶段为宋代词牌,词牌有800种以上,其特点有“多数与音乐无关”、“多长调”、“多数的韵间距离变长”等三个方面。

    在著述中,作者在许多问题上都能提出自己的新见,并旁征博引地予以证明,引人思考,为词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在第二章第一节“词的格律的构成”中,作者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经过独立思考的见解。诸如“词是在以近体诗为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体式、句子和声韵格律的诗歌样式”、“从延续下来的词谱传统来看,词律指的是词的文学化的格律,一般不包括音律”、“词律学是从形式的方面对于词的格律进行系统的研究,采用的是格律本身的美学范畴,是一种纯文学形式的研究,既不是对于词的内容进行赏析,也主要不考虑词的音乐范畴和写作修辞范畴”、“词的句子、声韵和词体因素是相互斗争的。句子、声韵和词体因素之间的斗争发展、此消彼长推动了词的格律的变化发展”、“词的二元对立统一关系也体现在词的格律因素与非格律因素的统一中”,等等。(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