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蕾能愉快地睡午觉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美华

    现在不少家长都和幼儿园在午睡作息制度方面达成了共识,并且会全力配合幼儿园的作息习惯,在家也会要求孩子按时午睡。然而,面对长达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极个别孩子还是很难适应。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要有耐心、有方法地引导孩子。 

    一蕾是个很特别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聪慧。刚开始来幼儿园时,我总喜欢看着她那胖乎乎的脸蛋,和她有说有笑,但是从开始在园午睡之后,开朗的小女孩变得胆怯且惧怕睡觉,每天中午就会和我们上演一场“哭戏”。

    经过与其家长的几次沟通了解之后,我发现一蕾的妈妈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而且有着老师特有的敏锐的观察力,她会对孩子出现的一点小问题认真分析,并帮助孩子去克服和化解难题。这或许也是大部分高素质家长的一个特点:对孩子的成长细心关注,但有的时候会掌握不好度。一蕾妈妈认为,孩子不睡觉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也会导致孩子无法和别人正常交往,这有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她将孩子生活中所有的问题归结为孩子不睡觉引起的,不睡觉让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所以孩子就缺乏自信。

    殊不知,恰恰是家长的“过分关注”会让孩子接受到某种“压力”的讯息,本身就比较敏感的孩子就更加缺乏自信去完成这件在她看来非常困难的事情。    

    鼓励优点。对孩子过分关注往往会适得其反,本身孩子对于“不睡觉”已经很反感了,家长还要天天过来向老师询问孩子的睡觉情况,这只能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对事态发展很不利。

    我们可以选择“欲擒故纵”,不如先将睡觉的事情撇开不谈,谈谈孩子好的一方面,如手工制作、绘画等,这些都是孩子骄傲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也可以增强其自信心。    

    同伴模仿。离开了父母的孩子总期待着寻找到新的港湾,他们试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寻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对象。对于一蕾这样内心敏感的孩子来说,她最想得到的是老师的关爱、同伴的支持。可是她并不知道如何与同伴相处,也不知道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所以我适时地介入,帮助她交到了好朋友。

    为了达到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我也是有意安排了一位比较开朗的小女孩和她相处。渐渐地,我们会发现,游戏时总能看到她们愉快地去“娃娃家”游戏;户外活动时,两人嬉笑着玩荡秋千。多么令人欣慰啊,她得到了友情,更获得了快乐。

    奖励约定。在多次与其家长沟通之后,一蕾的爸爸和孩子做了这样一个约定:只要她连续5天都得到午睡奖励,那么累积成功之后,就会实现她的一个小愿望。这样的约定和奖励不禁让孩子觉得睡觉是一件富有乐趣的事情了。尽管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有些困难,但是经过我们的鼓励和引导,她不但能够坚持下来,而且每天睡觉的时候都不需要老师提醒了。终于,在入园一个月以后,一蕾能愉快地睡午觉了!(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