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慕课了我们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汤敏

    慕课需要冲破很多理念,冲破既有的巨大利益

    慕课(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正在全球迅速兴起。短短一年时间里,慕课三巨头,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EDX,斯坦福大学的Coursera和Udesity公司,联合了全球上百所一流大学,开设了500多门课程,500多万学生选修了他们的课程。我国大学中的几个龙头老大,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纷纷加入了这几个公司。当前,慕课已经从几个教授的试验,汇成了新教育革命的滚滚洪流。

    别人都慕课了,我们怎么办?

    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协会最近召开的慕课研讨会上,我提出了在中国推广慕课的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国推动慕课的重点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目前,国际上慕课发展的重点是在一流大学。而根据我国的情况,能不能将推广重点放在用来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的师资资源不足,以及三本大学里高水平教师不足的问题上?第二个问题,慕课仅是把学校现有的课程上网,还是要打造新的教育,开设新的课程?目前,慕课主要是把一流教授的课录下来搬到网络上去。然而,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一场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很多新知识、新内容还没有被大学教授所掌握。我们能不能在校外找师资、找课程?第三个问题,我们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还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对此,笔者所在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友成基金会,开始了我们的小小试验。

    为探索把慕课的方式率先用以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与人大附中合作,在人大附中初中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架上录像机,将其远程直播到广西、重庆、内蒙与河北的12个乡村学校。这些乡村学校的学生与人大附中的学生同堂上课、同堂作业、同堂考试。目前这一试验正在进行中。如果试验成功,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能跟几万个乃至几十万个乡村学校分享,教育公平不再是个梦。

    我们做的另一个试验是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一起,在全国70所大学开设了大学生社会企业创业课。我们邀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企业家、大学生创业者现身说法,与大学生分享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准备。这是一个学期的学分课,主课堂设在北京大学,其余的69个大学通过网络直播上课,远程提问与答疑。期末考试是由每个学生或一组学生拿出一份创业计划书,由各地的企业家和教师一起来评判。这个试验的意义在于,让创业课走出仅由大学教授讲授的封闭模式。同时,这也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试验。如果这样的课能同时开在70个大学中,就能在我国上千所缺乏优秀师资的二本、三本院校,以及职业学院推广。

    慕课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能大大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以及学生创新力创造力不足等问题的手段与途径。更重要的是,慕课事关竞争。以计算机网络、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制造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试想,假如印度10年后有几千万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全世界第一流的远程课程教育出来的学生,我们的学生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学习一些传统的课程,我们的下一代怎么去参与国际竞争?

    慕课是一场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革命,需要冲破很多理念,冲破既有的巨大利益,需要大投入。我国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看准了方向,选对了方法,就有可能比完全自由市场下的分散机制推行得更快,更好。在慕课上,我们有可能弯道超车,迅速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