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大美,五小将扬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物华天宝,海口之南镶嵌一颗教育明珠;人杰地灵,腾飞一中孕育莘莘追梦学子。海口市第一中学,这座具有辉煌历史的学府集风光霁月之灵气,沐水木精华之神韵。她带着光荣与梦想,在六十年薪火相传中书写着“栽得桃李三千树,化作鲲鹏九万风”的传奇;她满怀希望与荣耀,在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场文字盛宴中披荆斩棘,一路杀进复赛,诠释着“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

    海口一中是一所国家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在汉字书写教学上有着先进经验和良好的示范推广价值。在接到参赛邀请后,该校筹备组织学生进行了初赛,从初赛中选拔出14名学生参加复赛,最终产生林菁、陈薇、吴钟儒、王梁枫、李书宁5位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他们作为海南省仅有的一支学生代表队赴京参赛。初赛阶段,小选手们不畏强手,一路杀进复赛,与江苏队、黑龙江队、西藏队同台竞技。

    师生同心协力,紧张备战 

    去北京参赛之前,学校里的语文老师们为参赛选手量身制定了参赛计划。训练由初二语文备课组组织开展,分三种形式进行,分别是以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的分段复习、分类复习、模拟复习,从而扩大学生阅读面、加重汉字的识字量和准确率等。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们加班加点给参赛选手“开小灶”,传授各种各样的汉字识别方法。

    “看过《说文解字》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汉字都有其产生的来源,背后都有生动的故事。比如,和‘玉’有关的汉字都有一个‘王’字边。”具有2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文瑞芳说,“我们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范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类学习汉字,目标包括大江、大河、历史名人、乐器名称、地名以及一些属于文化传承类别的技艺名称。我们鼓励学生多翻字典,在听写时,一遇到不懂的字,可立刻摊开字典查阅。”

    汉字本身有常用字、次常用字、生僻字,在集训过程中,老师们引导学生从字体中寻找规律,比如,很多学生容易弄错“衤”和“礻”字旁,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是“一点”还是“两点”。老师们告诉学生:“‘衤’是‘衣字旁’,只要跟‘衣’有关的都是‘两点’。而‘礻’一般与‘祈祷’一类的活动有关。”

    在辅导学生的同时,老师们也感触颇深: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这提醒老师在教学上所涉及的面要广,学生才能获益丰厚。

    经历重于结果,赛后有感

    “这次比赛,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真的获益匪浅。”14岁的林菁坦言,她平时酷爱阅读,尤其喜欢历史类书籍,对如何理解、记忆和积累中国语言汉字颇有心得。参加比赛前,她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但在“高手如云”的比赛场上,却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现在已经是初三(3)班班长的李书宁说,平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喜欢积累,每碰到一个陌生的汉字,都会翻翻字典,查清楚读音、字义,然后加强记忆,他觉得“汉字之美传递传统文化魅力”!

    “经历了比赛的磨炼,我比以前更喜欢阅读和积累汉字了”,他略带自豪地说:“见过了世面,也得到了肯定,我现在学习更有动力了。”

    在陈薇、吴钟儒、王梁枫几名小选手眼中,比赛的经历比结果更加重要。担任初三(15)班“副班主任”的王梁枫坦言,去北京参加比赛既是一次艰苦的历练,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学校教研室主任黄文莉告诉笔者,实际上,这次参加比赛的5个学生,只是该校大量爱好阅读和汉字的学生中的代表,“作为国家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规范汉字书写是对该校师生的基本要求,我们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汉字规范化教育活动”。

    延续比赛激情,传承文明

    汉字书写贵在持之以恒。海口一中除了规定学生每周都要练习汉字书写外,每学期,学校还会组织“我爱汉字”演讲比赛、街头查找错别字等综合体验活动,还设立了规范汉字书写主题宣传栏。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师生规范使用汉字的习惯和情感

    “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仅有的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的瑰宝之一。”文瑞芳说,在人人习惯使用电脑的“键盘时代”,汉字文明的传承尤为重要。“这次比赛的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据了解,通过这次比赛,海口市一些中小学内已经掀起一阵“学写汉字”的热潮。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传承汉字文明,海口一中将于今年12月中下旬举办模拟央视汉字听写大赛的“校园汉字听写大赛”,从而提高规范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等。

    名校之所以成名,能够以超凡的姿态跻身先进行列,凭借的必然是其超人一等的教育质量,海口一中这所海口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能够在此次“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崭露头角有其必然因素。海口一中前身为1947年创建的私立海南大学附属中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海口市政府部门创办的首所公办完全中学。1962年中国文化泰斗郭沫若先生为学校题写的校名,为学校增添了几分历史文化风骨。

    多年来,一中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求生存,站在了海口教育发展的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先进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一等奖”、“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海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是海口市乃至海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一扇窗口。

    秉承着琼州大地的人文传统,孕育着教育改革的时代锋芒,海口一中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扬帆远航。我们有理由相信,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海口一中人将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华汉字之美,唤醒人们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肖 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