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事微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内首份

    南京:发布中小学生午餐标准

    针对本地学生体质和营养状况制定的《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午餐试行标准》日前正式发布,据悉为国内首份针对中小学生午餐发布的标准。其中,油盐摄入量有标准,不再随厨师的喜好;食谱中没油炸食品,小学生配餐虾代鱼,以免被鱼刺扎伤。教育部门将组织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监管督查。(来源:南京日报)

    微点评: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午餐最受重视与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首先确保不能出事,然后才能顾及营养问题。为此而制定一份标准,把孩子们的午餐按照“标准件”来生产,的确显示了一种做事态度,一种人文关怀。从吃饱到吃好、吃得科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有了标准,重在执行上。

    一校实验

    武汉:英语课不按年级按水平分班

    学校每学期组织英语测试,全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按照测试成绩分班,学习不同的课程——武汉一所小学打破教学的传统架构,学生们按英语水平高低分为三个班级上课。据介绍,国外很多学校都采取这种做法,不但有助于树立孩子学习的信心,还能结识更多的小伙伴。(来源:武汉晚报)

    微点评:这种改革的精神非常值得提倡。任何一门课,学生水平都会参差不齐,有的上得意趣盎然,有的则学得索然无味。按照这种走班的方式,让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当然,任何改革的尝试也往往伴随着风险,怕麻烦的肯定是绕着改革走的。作为学校,追求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地教学绝对没错,但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不断求新和创新是必须的。

    全市行动

    沈阳:小学都将有专用书法教室

    沈阳将通过加大从高校和社会招聘书法教师的力度,以及使全市小学语文教师都接受书法培训等办法,弥补书法教师的不足。该市教育局已投资1800万元在全市修建370个书法专用教室,到年底前,确保每所小学都拥有自己的书法教室。(来源:沈阳晚报)

    微点评:这些年,中小学生们身处奥数热、英语热当中,“热”得有些晕了头。不知不觉中,书法被冷落得没有了一席之地,只能成为少数“爱好者”的课余活动。虽然期间有不少专家呼吁加强,但现实中没时间、少条件也缺氛围,效果甚微。如今,喜见一些学校挖掘资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大力推进书法教育,让很多学生获益。而沈阳全市力推书法教室建设,为开展书法教育创造条件,更是从行政层面对提高学生素质做了一个推动。

    (点评:苏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