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图纸我爱我的新学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08-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学期到了,如何解除孩子的入学焦虑,让他们爱上学校,不一样的幼小衔接课程,助力学生完成角色转换。

    孩子从进入小学校门的那天起,其角色就发生了变化,即从“幼儿”发展成为“小学生”。新生的心理如何平稳过渡?其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建立起来,并且能有意识去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迎接新的挑战、奔向新的希望?为此,“我爱我的新学校”幼小衔接课程应运而生。

    课程背景

    幼儿园和小学在生活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方法、作息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孩子的身心发展将发生巨变。在此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不足、体质下降等现象,在心理上可能会呈现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等状态,有的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问题很难避免,但是通过落实有效的幼小衔接课程可以得到缓解或者解决。

    “我爱我的新学校”课程通过学生体验、教师引导、家长助力,学生不仅仅能熟悉新学校的环境,还能在此过程中逐渐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的情感,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自豪,有效缓解幼小衔接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滨和小学积极探索、挖掘、拓展这一课程活动的育人价值,为学生以后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通过暑假的生活实践,让一年级新生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培养学生的好习惯,避免他们入学后出现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及逆反心理。

    2.通过参加新学期第一周的新生训练营,让学生认识学校环境,熟悉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常规,激发一年级新生对小学生活的认同感。

    3.通过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学生运用看一看、赞一赞、画一画等多元的实践方法,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听、说、交流、合作等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通过参与每周的原野游学,走进乡村小学、少年警校、国际学校等不同类型校园,让学生开阔眼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之情。

    5.在实践活动中,能够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与小伙伴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作出较合理的评价,体验校园生活的乐趣。

    6.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树立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进一步促进一年级新生的角色转变。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三个板块,分别是“初识小学生活”“熟悉小学生活”“融入小学生活”。

    1. 初识小学生活(入学前的暑假):

    依据《点赞好习惯》手册(校本幼小衔接手册)的内容设置,孩子每天通过练习和游戏在自理方面(起床穿衣、刷牙洗脸……)、认知方面(握笔、数数、说话训练……)、健体方面(拍球、跳绳……)得到提升。

    2. 熟悉小学生活(入学后第一周):

    第一天:

    认识班级、老师、同学,学会主动问好

    认识校园

    认座位、教室常规1(坐姿、站姿、举手、行走、抽屉摆放等)

    如厕礼仪、洗手礼仪1

    第二天:

    暖心交流1

    队列练习1

    教室常规2(坐姿、站姿、举手、行走、抽屉摆放等)

    如厕礼仪、洗手礼仪2

    第三天:

    暖心交流2

    队列练习2

    不同区域的不同常规1(食堂、午睡教室、报告厅、操场、走廊)

    第四天:

    暖心交流3

    队列练习3

    不同区域的不同常规2(食堂、午睡教室、报告厅、操场、走廊)

    第五天:

    新生训练营成果展示暨开学典礼

    新生训练营总结交流

    3. 融入小学生活(入学后三个月)

    第三板块属于浸入式幼小衔接,是将幼小衔接进一步深化,让新生自然融入小学生活。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家校合作、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来落实。

    Step1.初识小学生活

    课程实施的第一阶段是让新生在入学前对小学生活有一些认识。

    新生入学前的暑假,教师通过家访将《点赞好习惯》送到孩子手中,并为家长做专业指导,重点关注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教师通过和孩子的初步交流,对孩子的性格、喜好、特长、家庭环境等情况做全方位了解,同时对家长“在家如何引导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进行适当指导。

    家长与孩子亲子共读《点赞好习惯》,让孩子了解假期里需要做哪些事,如何给自己点赞。利用暑期让孩子在生活、运动、学习、劳动、交往等方面养成好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

    Step2.熟悉小学生活

    第二阶段是让新生在入学的第一周能通过熟悉小学生活来调整心态。新生入学的第一周,不着急让新生投入学习,而是让他们参加新生训练营活动,一起来了解、体验小学生活。

    Step3.融入小学生活

    新生入学后的3个月中,幼小衔接继续浸润着他们,学校安排每周一次的综合实践课,结合学校的特色课程“原野游学”共同推进。

    实施过程中采用学校自编活动手册《我爱我的新学校》,内容分三大项目:我爱校园、我爱新朋友、我爱小学生活。三个项目紧紧围绕幼小衔接的大主题,并呈螺旋上升的梯度(见下表)。

    每个项目开始都是让学生自由交流分享,引出主题,作为导入;行动部分由一个个小行动板块构成,是每块内容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行动,学习知识、体验感受、提升能力;行动结束后是成果展示板块,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活动成果用照片、画图等形式展示出来。第三阶段的实施包括许多课外实践内容,需要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同时也起到安全保障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多与家长沟通,统一教育理念,建立教育的共同目标,促进家校合作,提升课程实施效率。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根据每个板块的内容设置和实施方式来分板块设置。

    第一板块评价:

    这个板块主要是入学前的好习惯养成,主要通过学生的自我点赞,家长在班级相册里打卡评价,教师在班级相册给予评价。

    第二板块评价:

    新生训练营通过班内学生自评和互评,结合新生开学典礼进行集体展示,教师进行点评、颁奖,评出个人和集体的优秀成果。

    第三板块评价:

    第三板块采用导航式评价,根据课程设置制定评价标准,从方法习得、思维提升、实践应用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有“必达”和“选达”两类项目,采用“自评”“互评”“老师评”“综合评定”的形式来评定,以“到达”与“未达”来呈现。

    通过3个月的浸入式体验,这种“长线型”的幼小衔接课程,价值凸显。由此可见,幼小衔接绝不是形式主义,最终应聚焦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要准确把握促进儿童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落到实处,为孩子量身定制配套的课程,特别要注重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从而起到调整心态,调动积极性的效果,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过渡。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滨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