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开始 与天下共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敦煌主题服饰服装表演    施昊堃 摄

    2013年11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它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戏曲艺术插上现代传媒的翅膀为全人类所共享搭建了重要传播平台。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袁慧琴女士被聘为该中心主任。在成立仪式上,袁慧琴生动的发言,感染了全场人员。——编者

    ■袁慧琴

    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戏曲研究中心宣布成立的这一刻,我心里有些紧张,确切地说,是感到神圣。因为,我们为了到达这里,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出发。我们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像不同的河流,终于在入海口相遇。

    让中国戏曲有今天的呼吸

    在戏曲的舞台上,一个步子,就能穿越生死,就能穿越万水千山,走向一个新的纪元。在今天这个舞台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群有梦想的人,一同走到了出发的地点。我相信,接下来,我们迈开的每一步,都将是非凡的。未来将证明,这是一次神圣的出发。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古希腊戏剧成熟于公元前6世纪后期,到公元前5世纪,进入繁荣期;印度梵剧大约成熟于1世纪前后,在2至5世纪为繁荣期;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古希腊戏剧与印度梵剧,早已经成为遗迹,只有中国戏曲,现在还活着,还有呼吸。中国戏曲,这个堪称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艺术种类,早就突破了国界,成为人类艺术的杰出代表。所以,我们的出发,是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出发。我们所在的起点,就已经是文化的巅峰。

    但是,也正因为起点就是巅峰,这使得我们的出发,是一次艰难的开始。这艰难的背后,只有两个字:值得。

    在戏曲里,关于角色,有精确的划分,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也有精准的范式,有一整套完整的妆容、服装。甚至怎么迈步,用什么调式,都有精准的定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国戏曲失去了自己的角色,它面目模糊,进退两难。有人说,中国戏曲在走向博物馆的路上;有人说,中国戏曲的每一个唱段,都是一首挽歌。

    我是演老旦的,最不怕的就是老了。就像杨门女将里的佘太君,百岁也要上战场。生命的每一秒,都是新的轮回。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此刻。每一个此刻,都有机会去接近永恒。此刻关于中国戏曲,让我们珍惜,让我们把握住。事情一旦开始,迎接我们的就只有问题和困难。当坚持成为唯一的选择,我们的命运就被星光恩泽。

    此刻,我们能做的,就是和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承接者一样,尽我们的全力,与几百岁的中国戏曲一起,活在当下。以鲜活的姿态,融入当下生活的脉动,活在人们当下的生活里,让中国戏曲,有今天的呼吸。

    这件事有多神圣,就有多艰难。有多艰难,就有多值得。我相信,在我们面对的困难和问题的背后,是接踵而至的惊叹。我们相信,中国戏曲去赢得属于它的未来,既是一场持久的坚持,也是一次“一念之间”的到达。

    向天下大美出发

    今天,我们从这一念出发,我们的出发,是走向天下大美的出发。我对未来有信心,这个信心,是京剧给我的,是戏曲给我的,是中国文化给我的。我入行30多年,虽然当时入行是偶然,但是,当我渐渐明白京剧是什么的时候,我的喜怒哀乐、心血汗水,全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京剧给予我的,远远超过我给予京剧的。我在中国戏曲里,找到了一个至真至美的世界。我们现在要做的一切创造,其实都是一次还原。还原就是创造,回归就是向前。还原中国戏曲本身的美,回归到文化的本质,回到源头,我们就能获得无穷的创造力。

    我做戏曲电视连续剧《契丹英后》的时候,发现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为京剧着迷;我做数字电影《对花枪》获得中美电影节大奖的时候,发现戏曲的魅力是世界性的,它应该有面对世界的自信;我将话剧《曙色紫禁城》改编成京剧的时候,所有的种种,都让我发现,京剧的表现空间是无边的,京剧的生命力是无穷的。

    谁要说中国戏曲走向没落,只证明两件事:第一就是中国戏曲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美;第二,中国戏曲的美,还根本不为人知。

    戏曲,是中国人歌唱的方式,是中国人抒情的方式。它诞生在中国人的生命力、血脉里。它生长在中国人命运的土壤里。它讲的是中国故事,它呈现的是中国美,它表达的是中国心灵。无论现在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无论淘宝上一天卖了350亿或者更多,我相信,人类关于心灵的表达、人类对于真善美的发现和表达、人类与自然和土地的关系,是超越时空、超越人种、超越国界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是永恒的。

    所以,正是这样的理解,让我有勇气站在这里,也让我感恩所有并肩站在这里的人。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美的力量,让我们相聚。而我们的相聚,也是向天下大美的继续出发。

    表达传播中国之美

    中国戏曲,本身就很美,它一切本自具足。它所面临的问题,只是如何被准确解读、如何被有效传播的问题。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戏曲文化还停留在行业内,并没有进入到现代公共文化体系里。

    30多年前,我走向一桌二椅的世界,那是戏曲的舞台。现在,我走向教室的桌椅。我相信,关于美的表达、教授、传播,是一个无边的世界。

    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在大地上,甚至看不见什么动静。但是,一颗种子就此种下。我们获得了这个世界最珍贵的力量,一颗童心,一颗初心。

    从哪里开始,向哪里出发。我们会尽全部的心力,给这个问题一个回答。我们将以一颗童心和一颗初心,去表达去传播中国之美。

    一步一重天,从哪里出发,走向哪里,比任何问题都重要。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从这里出发,试图与天下共鸣。我盼望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能够发扬光大,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闪烁灿烂的光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