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民族教育精品 成就师生精彩人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百色民族高中新校区 百色民族高中领导集体(前排右起依序为:黄革嘉副校长、廖忠纯副校长、陆卫国校长、易延书书记、李中海常务副校长、陆海波副校长; 后排右起依序为:蒙燕才主任、卢俊主任、肖有福主任、黄有慈主任、吴文花主任)。

    2005年9月,经百色市政府部门批准,在百色铁路中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广西百色民族高中。八年拼搏奋进,八年春华秋实,全体百色民高人筚路蓝缕,辛勤耕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思变求新,追求卓越,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显著攀升,在八桂大地上谱写了辉煌壮丽的新篇章。

    百色市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但是,短短八年来,该校由小变大,由差变优,由弱变强,发展迅猛,大有横空出世、一发而不可收之势。在校高中生由2005年的187人剧增到现在的3800多人;考上大学本科人数,2008年首届高考时仅有312人,2013年高考已剧增到1680人,本科上线率高达98%;考上一本人数,2008年仅有47人,2013年大幅增加到448人,在广西500多所高中学校中排在第19名;不仅如此,近三年来,该校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考上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

    传奇何以为传奇?传奇以何为传奇?就让我们走进广西百色民族高中,看智慧与真情如何在理想的教育教育的理想之间汩汩涌动,生生不息!看百色民高人如何创造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教育传奇!

    科学发展立基业 办学精神铸校魂

    一所学校的成功,首先是其教育思想的成功;名校之成其为名校,是因为其形成了以独特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

    有人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百色民高的教育思想,就是在一个富有思想的校长手中凝练缔造而成,这个人就是陆卫国。早在建校初,他就郑重地提出了“三年建成百色市一流高中,五年建成广西示范性高中,八年建成全国有影响的民族高中”的奋斗目标,“进来是高中生,出去是名大生”的办学目标,坚持“树精品意识,建精品高中,创精品质量,育精品人才”的办学理念,以“从硬件到软件全面实施精品化”为建校办学的总战略。其办学理念十分先进,办学思路十分清晰,而且办学举措切实有效。八年来,全校师生在学校清晰明确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为打造百色民高精品教育品牌而拼搏创新。

    正如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吴淦国所言,“特色是精品的基础,精品是质量的标志。没有特色难以形成优势,不强调精品就更没有优势”。百色民高高扬“精品教育”旗帜,走精品办学之路,精心打造六大优势:校舍校园精品化、仪器设备精品化、小班教学精品化、统一教案精品化、立体激励精品化、教育质量精品化,为将学校建设成教师幸福成长、学生快速成才、家长放心满意的高品质教育学校而不断努力。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百色民高校长及几位副校级领导年富力强、务实求真。他们秉承“树精品意识,建精品高中,创精品质量,育精品人才”的教育精神,牢记“办好精品教育,服务广大人民”的崇高宗旨,凭借团结合作、勤政廉洁、改革创新、开拓奋进的业绩,成为教职工学习的楷模、百色民高事业的坚强核心。学校领导班子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好评,得到社会的称道,是名副其实的“先进班子”。

    百色民高之所以能实现短时间强势崛起,还在于该校拥有一批好的老师,他们“勤恳敬业,开拓进取,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他们所体现的特质同样是学校独特的民高精神,这精神是学校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力量源泉。

    彰显办学品质 塑造精品学生

    关注青少年,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那么,应该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怎样的接班人?

    百色民高要培养的是有合作热情、有拼搏精神、有理性意识、有坚定信仰的人;所塑造的学生理想人格是“文明、知性”,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精品教育的受益者,成为精品人才。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促使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

    严格管理,科学管理。该校严格实行硬管理和软管理双管齐下、高度结合的举措,加大硬管理力度以强化外驱力,加大软管理力度以强化内驱力。硬管理就是制度管理,要求做到依规治人、依法治校、制度健全、职责分明,并大力强化执行力,实施分部管理、分级管理,做到令行禁止、高效运转;软管理就是无形的思想教育、心理激励,加大软管理力度的主要途径是坚持不懈地大抓励志教育,做到“四个化”,即激励主体立体化、激励客体立体化、激励手段立体化、激励时间全程化。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没受到有效激励的学生,其自身的学习潜能只能开发出20%至30;而受到有效激励的学生,其自身的学习潜能,则可以开发出80%至90。激励对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

    该校精心打造“立体激励精品化”这一重要优势,大力实施“激励四化”——首先是“激励主体立体化”:校级领导、中层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乃至考上名大的成功学子、外地市专家学者等,无不共同致力于学校的激励工作。例如,该校领导亲自制作了《志当存高远》、《梅花香自苦寒来》、《优化情商,圆名大梦》等课件,每年都为各年级高中生举办十多场“励志讲座”;其次是,“激励客体立体化”:不仅对广大学生进行激励,还对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广大教师进行激励,不仅对优生进行激励,对进步显著的差生也进行激励;再其次是“激励途径立体化”: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双管齐下,相得益彰;最后是“激励时间全程化”:周周有激励、月月有激励、期期有激励。

    建校八年来,该校大力实施硬管理和软管理高度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收效显著:广大学生自觉遵规守纪,目标崇高远大,学习热情高涨,毅力坚韧顽强,人人期盼知识改变人生,个个力争奋斗考上名校。

    与此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德育熏陶工作,建立了全方位渗透的德育网络,即“点、线、面”的德育模式,使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的各种困惑问题豁然冰释,怡然理顺,真正实现和谐发展。所谓点,即抓重点,既抓好的又抓差的两种典型;所谓线,即将德育工作分为两条线,一条是由政教处到年级主任到班主任到学生,一条是由政教处到团、队会到学生干部到学生,两条线的龙头都是政教处,落脚点都是学生,形成了政教处统揽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所谓面,即全员育人,管理者管理育人,教师教书育人,后勤人员服务育人,人人都承担着育人的任务。

    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只有将学校建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学生的同步发展,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百色民高立足实际,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众所周知,在职多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仍然是“十个手指有长短”的,而新教师和资深教师的能力差距更是不言而喻。因此,为破除普遍存在的“一师一教案”模式造成的教育瓶颈,百色民高自建校起就大力实施“一科一教案”模式,亦即“统一教案精品化”,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集体共享,使该校每一学科的教案全部实现了“四化”,即:人人备课电脑化,组组备课合作化,科科教案统一化,级级润色提升化,这就为大面积、大幅度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质量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

    为了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更新课改理念,该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课改培训,先后组织教师赴南宁、桂林等地参加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骨干教师培训,积极组织任课教师参加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新课程标准远程培训。一系列的新课程培训,更新了教师的课程理念,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认识视野,对推行新课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管理等方面有了全面的认识,为新课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该校还积极组织校本培训。每周星期一下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全体学科教师通过网上学习、小组讨论、总结反思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同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上高质量教学公开课,课后组织同学科教师展开评课活动,对该节课的教学思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易错点、教学设计、学生领悟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找到优点,发现不足,以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发展,为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水平,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教学新课改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科研活动的蓬勃发展,百色民高积极为教师和学生搭建良好的展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优质课比赛,并取得一批优异的成绩。在比赛中,该校优秀青年教师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新颖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艺、流畅的语言表达、优雅的教师形象,展示了百色民高老师的独特风采,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例如:赵孟艳老师荣获2011年广西中学化学优质课比赛高中组一等奖,佟艳秀老师荣获2013年广西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赖曼霞老师荣获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刘勤凤老师于2010年在第四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评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和极佳教态奖,数学老师闭祖明荣获2011年度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称号,语文老师林立群荣获2012年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的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称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