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益性幼儿园建成“样板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李益众)“最初,老百姓对公益性幼儿园存在误解,一般都不太愿意送子女去读;现在,公益性幼儿园供不应求,一开园人数就爆满,只得通过微机派位来解决。”日前,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幼教科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通过近三年的发展,锦江区的公益性幼儿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被老百姓质疑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2010年底,成都市创造性地提出发展“公益性幼儿园”的举措,执行政府定价,享受政府补贴。但是,由于公益性幼儿园每个月只能向家长收取600元的保教费(财政向幼儿园提供每生每月200元的补贴)。在幼儿园收费普遍偏高的情况下,这必然引起部分家长的疑惑。一位送女儿上幼儿园的父亲想当然地分析说:“你想想啊,才收那么一点点钱,哪个生源充足的民办幼儿园愿意加入公益性幼儿园的行列?”

    面对老百姓的疑惑,锦江区一方面继续努力扩大公益性幼儿园的数量,力争到2016年底公益性学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另一方面推出“公益性幼儿园规范提质”工程,通过“链式发展”等系列举措保证适龄幼儿不仅能“好入园”,而且能入读“低收费、高质量”的样板园。

    成都市第二幼儿园是一所毗邻天府广场的公益性公办幼儿园,但其保教质量相对薄弱。2009年,在锦江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成都二幼加入成都三幼优质教育链,更名为成都三幼天府分园。经过4年的“链式发展”,三幼天府分园建构起以幼儿科学活动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创建为“成都市一级园”,重新赢得了附近家长的青睐,前不久已复名为成都市第二幼儿园。

    为提高公益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锦江区建立了公办幼儿园优秀教师入驻公益性幼儿园新机制。与此同时,锦江区还设立公益性幼儿园年度考核奖励基金,根据考核结果及幼儿园办园效益给予一定奖励。在2011-2012年度考核结束后,锦江区的16所公益性幼儿园得到3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奖励,奖金共计155万元。此外,锦江区还鼓励公益性幼儿园积极创等升级,并专门出台了激励措施。

    锦江区教育局幼教科负责人告诉记者,2010年锦江区第一批16所公益性幼儿园中,只有50%的等级园,现在公益性幼儿园增加到23所,并通过规范提质,全都创建成为成都市的等级园,其中成都市一级园3所、二级园17所、三级园3所,共面向社会提供优质公益性学位约6000个。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