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小将”学习好踢球也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12-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李小伟

    “今年参加全运会的棠中实验学校的学生运动员除了6名进入职业球队外,其余全部进入了高校读书。现在每天都有高校要我们推荐踢足球的孩子,踢足球的孩子成了‘香饽饽’。”站在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简称“棠中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成都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辜建明兴奋地对记者说。

    近日,记者随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宣传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四川省成都市,看到该市校园足球蓬勃开展,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有文化、会动脑筋踢球的新一代足球人才。

    运动队办在校园

    “运动员必须要有文化。过去那种体校——专业队培养的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走体教结合之路,培养学生运动员,高素质的足球后备人才才会不断涌现。”运动员出身又当过教练的辜建明深知现行体制的弊端,决心走一条新路。

    2005年9月,成都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与寄宿制的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达成协议,初中适龄队员全部以普通学生的身份进入该校,接受学校统一管理,每天利用课余的两小时左右的时间由足协派教练进行训练。之后,中心又与李家沱小学等小学签订后备人才培养协议,31所中小学校将在市级层面重点培养足球小将,体育和教育由此进入了深度结合阶段。

    棠中实验学校从初一到初三共设了3个年龄段的男子足球班,每班有20多名学生,实施小班化教学。该校副校长朱晓波介绍,这些足球班的小队员日常课程与其他班级完全相同,80%的时间学习文化、20%的时间进行足球训练。初中三年结束后对球员进行专业分流,专业水平较高的队员送往温江足球基地培养;不适合专业化发展的队员,分散到各个班级就学,走文化加特长并行发展的道路。

    而在小学,主要培养孩子们的足球兴趣,在大课间中加入足球游戏、足球韵律操等活动,开展了颠球记数、运球绕杆、定点射门等趣味比赛,让孩子们人人都能参与。 

    “把队伍建在学校,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不用为学生的文化课操心。家长们看到孩子既可以踢球又可以在这么好的学校学习,都愿意送孩子来。”辜建明说。

    让学训矛盾不再困扰

    “我们对队员的要求很严格,必须达到一定文化成绩才能参加训练,否则就要‘停训’,待在教室里学习。这对孩子是一个考验,为了参加训练,每名学生都在拼命完成学业,没有人敢懈怠。”班主任樊渝说。

    朱晓波告诉记者,为了达到“做人、文化、专业”三不误的培养理念,棠中实验学校和成都足球管理中心共同探索出“二线”并行交互式管理的模式。学校和中心各确定一名足球项目负责人,负责足球班的管理及协调工作。每周二定时召开联席会,通报交流学生动态,便于齐抓共管。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问题,则双方相互配合,共同做学生思想工作或文化、特长方面的指导。这一做法在试点校中广泛推行。

    辜建明说:“所有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必须对运动员学习严格要求,这是我们的硬杠杠。这样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才会是有文化、有脑子、高智商的。”

    期待更多学校加入

    以棠中实验学校男子足球代表队为主要班底的四川省U18男足,今年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全运会并获得了第八名的成绩。体教结合也让成都市收获颇丰,不仅培养出包括入选过国家队大名单的彭欣力、李建滨在内的近30名各级国字号球员,同时有效解决了球员的出路问题,以U18男足为例,4个去国外俱乐部继续深造,6个进了国内的职业队,其余的全部进了大学。

    对于取得的成绩,辜建明并没有整天挂在嘴上,他更关注的是,能有更多队伍从校园涌现,而缺少体育教师是最大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成都市足球管理中心一方面抽调大批教练员到校园任教,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法国等国学习,聘请外教进校园。此外,还加大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成立4个青少年足球培训服务中心,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逐步构建起体育、教育部门协调配合,会员协会、俱乐部、本地区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城市和校园足球的新格局。

    “目前,成都有100多所足球定点学校,占全市中小学校总数的12%,这远远不够。我期待今后能有更多学校加入到校园足球的行列,为中国足球振兴尽一份力。” 辜建明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