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与激励的智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3间房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食物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堆放在地上,第二间的食物从低到高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的食物悬挂在房顶。

    数日后,研究者发现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只已经死了,另一只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都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里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通过观看监控录像,研究者发现,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看到地上的食物,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靠自己的力量跳跃完全够不着。两只猴子尝试多次便放弃了,最后活活饿死。

    只有第二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先是凭着各自的本能蹦跳取食。随着悬挂食物的高度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它们每天都能取得食物,很好地活了下来。

    核心观点 岗位难度与激励抑制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的差异,非但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内耗式争斗。岗位的难度太大,虽努力而不能及,会挫败员工积极性和信心,埋没人才。

    应用要诀 岗位难度要适当,循序渐进,才能真正体现出个人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促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共度难关。

    (实习生 史贝贝 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