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幼苗浇水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见习记者 杨国营 通讯员 屈会超 刁桂梅

    2013年9月26日,她背起简单的行囊,来到河南省兰考县闫楼乡王庄小学顶岗实习;今年1月10日,她悄然踏上归程,留下的是全校师生的眷恋和不舍。如今,她的名字已经传遍兰考教育系统,她就是顶岗实习教师刘改月。 

    “亲爱的老师,您别走了,我们都很喜欢您,您留下来好吗?”王庄小学的学生们在一张大卡片上写道,并用糖果在讲桌上摆出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这是刘改月离开王庄小学前一天发生的一幕。

    2013年9月,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刘改月和其他师范生一起,来到兰考县参加顶岗实习,他们被分别安排到16个乡镇的42所中小学。刘改月被选派到王庄小学。 

    王庄小学位于兰考县东北部,离县城较远,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刘改月对此却毫不在意:“我是来这里服务的,不是来旅游的。”她一到校便主动请缨,教三年级的数学课和三、四、五年级的英语课,有时还要临时教美术、音乐、体育、书法等课程。 

    三年级学生闫良僚是留守儿童,经常迟到、旷课、不交作业。刘改月执教后给予他更多的关心,时不时地送笔、本子等学习用品鼓励他,还通过与他的爷爷奶奶谈心,了解他的性格特点。渐渐地,闫良僚的厌学情绪没有了,学习明显进步,期中考试数学考了83分,而以前他考试经常不及格。 

    在刘改月眼中,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值得鼓励:学生梁一鸣因为上课模范遵守纪律获得了她的糖果奖励,毕可言学习进步得到了作业本奖励,张雨涵、闫灿灿因为成绩优异得到了水笔奖励……而买这些奖品花的都是她自己的生活补助。 

    农村小学课外活动匮乏,刘改月在教学之余还为学生讲解并引领他们做广播体操、跳舞、打太极拳,活跃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她还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并结合班级特点,革新教学方法。 

    学校数学教师陈保平把刘改月的工作方法总结为“五爱教育”:给孩子“爱的渴望”、“爱的行动”、“爱的微笑”、“爱的目光”、“爱的心胸”。王庄小学校长王相林说,“五爱教育”是一名优秀教师素质的表现,作为一个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刘改月能做到这些是难能可贵的。

    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课,刘改月甚至没来得及与病故的爷爷见上最后一面。2013年12月底,顶岗实习期限已到。但考虑到自己一走,班上的学生可能就要停课,刘改月说:“我要坚持到到这学期结束再离开。”就这样,她一直坚守到寒假前夕。

    刘改月虽然离开兰考了,但兰考教育人并没有忘记她。兰考县教体局高度评价了刘改月和河南师大顶岗实习师范生的工作:“为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教法和理念,架起了师范高校与农村教育沟通的桥梁,为有效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焦桐”是当年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亲手种下的一棵泡桐树,如果把兰考的孩子们比作一株株“焦桐”幼苗,那刘改月就是那个给幼苗浇水的人。短短三个半月,她给这些幼苗洒下了一滴滴甘霖,将来回报她的必定是一片绿荫。 

上一篇:让祖国的花朵安然绽放     下一篇: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