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韩绍金的“励志青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韩绍金在献血。(资料图片)

    感恩、责任、激情、梦想,这些品质和理念融入了韩绍金的血脉,贯穿于他的求学和军旅历程。近5年,记者3次见到韩绍金,每次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名军人的家国情怀,感受到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本报记者 董少校

    从大学校园到军营再到大学校园,过去9年,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韩绍金经历了这样的轮回。春暖花开的时节,他身着戎装礼服,精神抖擞,在父母和数千名师生校友注目下,从校长张杰手中接过“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证书。然后他将收拾行囊,告别母校,再次走向军营。

    感恩、责任、激情、梦想,正如上海交大所倡导,这些品质和理念融入了韩绍金的血脉,贯穿于他的求学和军旅历程。近5年,记者3次见到韩绍金,每次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名军人的家国情怀,感受到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为救人放弃参加毕业典礼

    第一次见到韩绍金,他是一名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本科毕业生。2009年7月1日上午8时35分,韩绍金躺在上海华山医院的病床上,配合医生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

    4个小时后,韩绍金全身的血液经过分离机循环了几遍,分离出60毫升造血干细胞。这些宝贵的造血干细胞随即空运到北京,挽救一名儿童患者的生命。

    2005年9月,韩绍金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就读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他勤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奖学金,荣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国防生以及上海市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并当选2008年感动上海交大校园人物。

    韩绍金来自山东章丘,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困。入学不久,韩绍金就悄悄注销了家里为他开的银行账户。4年里,他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靠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助学收入。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关爱让韩绍金感激铭记,他暗暗下决心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就读本科期间,他先后5次无偿献血。

    韩绍金还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行列。2009年3月,他与北京军区总医院一名6岁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当年6月27日进入华山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准备工作。这一天,正是上海交大举行200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的日子。为了救人,韩绍金宁愿放弃参加对每名大学生都至关重要的仪式。

    “和患者的一生比起来,毕业典礼的几小时算不了什么。”韩绍金说,“学校和社会给了我很多,当社会发出召唤的时候,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责任。”

    完成捐献当天,韩绍金就离开上海,回家调整一周。他婉言谢绝了领导让他多休息几天的劝告,提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报到。后来他在部队献血1次,回校读研后又献血2次,至今总共8次,累计献血达2000毫升。

     冒着台风为同学送盒饭

    第二次见到韩绍金,他是一名“校长奖”获得者。4月12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8周年庆祝大会举行,10位师生荣获2014年度“校长奖”,韩绍金是唯一的获奖学生个人。

    很多军人结婚时才第一次穿军装礼服,这天,韩绍金特意穿上它,用一次充满荣誉感的亮相,给自己的硕士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读本科的时候,韩绍金就在学校生活园区实践中心参与勤工助学,他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在军营服役两年、2011年回校读研之后,他继续到生活园区工作,被任命为实践中心主任,统筹负责500多名同学的勤工助学。

    每年暑假,韩绍金带领同学们为新生准备生活用品。被褥、凉席、暖瓶、脸盆……按照新生的预订情况,一一分装打包,然后用卡车拉到新生宿舍楼下,分别塞到新生的柜子里。正式报到前几天,他和大家分组通宵值班,确保提前到校的新生能够及时办理入住手续。

    他常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帮助,我也要让其他学生从进入校门起就感受到家的温暖。”

    2012年8月,台风“海葵”侵扰上海,强风暴雨给在校师生的出行餐饮带来极大困难。学校为同学们订了1500份盒饭,装在几辆车上,韩绍金和同学一起冒着风雨去宿舍楼分发。衣服被打湿了,他却感受到一种服务他人的快乐。“当把盒饭交到同学们手上那一刻,内心就像接受了洗礼,灵魂得到升华。”韩绍金说。

    韩绍金心怀一份深沉的责任,不仅对同学、对社会,也对自己的父母。硕士毕业离校之际,他邀请父母来上海参观,作为儿子尽一份孝心。韩绍金第一天带他们漫游闵行校园——他生活学习七年的地方;第二天共同参加校庆大会,见证领奖的幸福时刻;第三天游览市容市貌,在外滩留下全家合影。把父母送走时,他既感激又满足。

    投身科研实现航天梦

    第三次见到韩绍金,他是一名即将重返岗位的军人。他已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全部学业,参加完硕士毕业典礼,接受“校长奖”颁奖,即将离校去部队报到。回想读研生活,他收获满满;放眼未来,他信心十足,将要到部队里投身科研,实现心中的航天梦。

    2009年本科毕业前,韩绍金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毕业后他去部队服役,2011年征得部队同意,回到学校脱产读研究生。对于过去9年的经历,韩绍金说:“读本科的时候,出发点首先是一名大学生;但经过两年的军营历练后再读研究生,似乎身份变化了,自己是一名军人,肩负着更多责任。”

    在部队的两年间,韩绍金担任排长,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带领战士们训练,及时沟通感情,做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为战士辅导各种知识,鼓励他们提高文化水平,被亲切地称为连队“小老师”。

    韩绍金的专业特长在军营里得以施展,被借调到机关开展信息化工作。他参与完成了两个网站的建设,完善了信息化工作制度,让营区的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

    韩绍金的硕士专业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他扎实钻研专业知识,参与了一个大型国防科研项目。历经多次往返协调,顶着戈壁的漫天风沙,在试验靶场驻场一个多月,完成了试验任务,获得学校和部队领导的认可。此外,他还参与研制了学生自助报到系统,开动脑筋配置硬件、编写程序,新生只要输入学号,就能快速打印报到证,大大提高了迎新工作的效率。

    韩绍金说,控制专业与航空航天息息相关,他将听从祖国和部队的召唤,投身国防科研事业,向着心中的航天梦翱翔。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