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活 敬畏感 引导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 璩静)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召开的“少儿文学出版座谈会”上,无论是主管部门、出版人还是作者都认为,我国儿童文学出版势头良好,但尚有不足亟待改进和加强,行业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就是:良心活、敬畏感、引导力。

    写书:做儿童文学是良心活

    很多人觉得,童话就是哄孩子的故事,太简单了。儿童文学作家汤汤却并不认同,他强调为孩子们写东西要“心怀敬畏”,童话是一种看似简单却充满张力的文学艺术。“慢慢地一个月只能写一篇,到后来两个月也未必能写出一个满意的短篇了。越写越难,越写对童话越有敬畏之心。”

    中国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说,写得过快确实是一个问题,所谓“慢工出细活”,急躁不但侵蚀了作家内心的安静,也让出版过程呈现出急不可耐的心态。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提出,儿童文学写作要在“新”字上下功夫,重点要增强少儿出版的活力、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我觉得好多作品还是有点硬,主题不错,但是在写法上有点守旧,有点老套,不感人,不生动。”郭义强说。

    出书:心怀敬畏,严把出版关

    无论是对“出书”和“写书”都要怀有敬畏心,这是保证作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将出版人视作“从创作走向阅读的桥梁”,连着作者和读者。他指出,少儿出版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努力服务于潜心创作的作家,向社会贡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原创少儿文学精品。“优秀少儿文学不仅给儿童带来心灵愉悦,还能让儿童感受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个扣子。”

    作为出版社代表,明天出版社社长胡鹏表示,严守底线、严把出版标准关,不仅是出版人必须担负的责任,也是少儿出版企业存在的理由和赢得市场的正途。

    读书:最好的读者也需要引导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称儿童是“世界上最好的读者”,但他也指出,最好的读者也是需要引导的,如何在保证孩子们从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前提下培养高雅的阅读趣味很关键。

    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连续10年向全国青少年累计推荐1000种优秀图书,其中包括少儿文学读物共300种,连续4年推荐“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其中少儿文学读物共60种。可以说,这些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优秀少儿文学读物,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也在宣传推广原创儿童优秀作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孩子来说,成人是精神食粮的提供者,也是精神生活的引领者。“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对儿童阅读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我们有责任以政府推荐、专业推荐等方式,把小读者们引入少儿文学阅读。”蒋建国表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