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圆海岛人优质教育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通讯员 唐蓉 记者 刘立凯)在支教教师的帮扶下,海岛小学的体育艺术“2+1”项目成为全市的示范,并在全县推广;来自市内最优质的中小学英语、数学、物理、美术、科学等学科的教学资源得到普及,先进教育理念得到传播……在辽宁大连,支教让长海这个偏僻海岛的教育出现了崭新面貌。

    长海县,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由112个岛、坨、礁组成的海岛县,居民10万人。因为海岛条件艰苦,许多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仅近5年就外流了30余名市级骨干教师。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部分家长、学生不惜一切地选择“移民”,到大连市内接受教育

    长海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一直毫不吝惜,学校的教学硬件标准都不错。长海教育的症结在于“软件太软”,信息交流不畅,教学理念、方法相对滞后。

    长海八中,面朝大海,是一所乡镇初中。校长曲相海逢人便说,我们是真正的“海景学校”。遗憾的是,尽管学校教师都很敬业,但因为海岛信息闭塞,很多教学理念、方法、手段都相对滞后。

    为了满足海岛人对优质教育的渴盼,从2011年开始,根据大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甘井子区教育局与长海县教育局在义务教育阶段组团办学结对子,向海岛派出了骨干教师支教,组织海岛教师每年到甘井子区学校交流学习一个月。2013年起,大连市第二十高中又与长海县高中建立了校际间对口帮扶,派出教师进岛支教。

    小泡子小学是大长山岛的一所村小,全校140个学生中有66个来自周边海岛的孩子在学校住宿。支教的美术教师杨慧来此支教后,孩子们就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为了满足孩子们画画的愿望,杨老师利用每周二、三、四中午休息的一个小时,办了个校内美术社团,义务给孩子们吃“小灶”。

    迄今为止,大连市教育局已向长海县派出支教教师4批,计141人次赴岛支教。长海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衣春霞说,优秀教师上岛支教,对海岛教育水平的提升成效明显,希望能够建立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圆10万海岛人一个优质教育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