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群连”捐资助学16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8-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李源俊

    近日,广州军区驻广西某部“李向群连”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受“李向群爱心基金”资助的12名师生,他们拿着大学或高中录取通知书专程赶来报喜。

    原来,1999年,官兵们在整理老战友李向群的遗物时发现感谢信,得知烈士生前曾为湖南小学生捐资助学,于是官兵们自发设立了“李向群爱心基金”。16年来,连队官兵“李向群连”捐资助学的爱心接力棒始终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没有想到,我们用的善款大多是兵哥哥省吃俭用捐献的。”厚厚的一本“李向群连”爱心簿上,实名记录着官兵们每月从微薄津贴中捐款的数目,300元、100元、50元……此时,手拿着暨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小叶,不由百感交集。

    这个曾因贫困几近辍学的19岁女生家住农村,2011年中考,小叶以高分考取桂林高中“区招班”,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对学杂费的一筹莫展。她推迟一周去学校报到,负责协调发放“李向群爱心基金”的学生工作处主任荣岚英,细心地留意到这个家境贫困而又品学兼优的女生。

    “了解小叶的情况后,我认为她符合‘李向群爱心基金’的资助条件,就帮她提出申请。”荣岚英说。与“李向群连”官兵商议后的第二天,该连前任指导员赵瑜杰专程赶到学校,与小叶签订了协议,每季度支付500元,用于小叶学习、生活的费用支出。至此,小叶成为“李向群连”资助的第47位有跟踪记录的对象。

    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小静,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接受“李向群连”资助。“5年里,兵哥哥换了一批又一批,虽不尽熟悉,但‘爱心基金’和学习用品总能按时送来。”小静说,“李向群班”前任班长黄大钊提干上学,还专程到学校看望她。

    对此,现任班长卢德彦深有感触:“每逢新老班长交接,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忘了去看望弟弟妹妹’!”连队指导员李新光告诉记者,目前“爱心基金”金额累计有20多万元,16年来,已帮助139名中小学生顺利念完初、高中,46名高中生因得到资助圆梦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