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侨乡教育必选题的解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3年保山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班现场。资料图片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重点做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提高教师待遇这几项工作。”

    ■本报记者 王友文 李配亮

    地处云南省西南部的保山市,是云南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著名侨乡之一,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滇西抗战。

    在这个“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上,教育一直具有特殊地位。2010年,保山市义务教育实现了既艰难又精彩的跨越,全面实现“两基”目标。2012年,保山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实现“两基”后的保山教育怎么办?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难题依然很多,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但是,必须要善抓“牛鼻子”,最终,当地明确了这样的发展思路:着眼于教育均衡和公平,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到更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瞄准教师队伍的优化配置和能力提升,一系列政策正不断夯实教育发展的根基,让边疆教育更添活力。

    用劲增配教师 用心优配教师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重点做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提高教师待遇这几项工作。”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在2012年1月8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对保山教育进行“问诊把脉”,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他尤其关注。

    怎么解决好教师依然不足、分布仍然不均衡的现实矛盾?保山市注重从机制上入手。2012年,《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贯穿于教育发展全过程。为此,当地提出建立健全教师增配优配机制。如今,增配优配成为各县区教师队伍建设当中的一种自觉。

    “今年隆阳区招聘了212名新教师,全部补充到山区学校,着力解决山区条件艰苦学校教师依然缺乏的难题。”隆阳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张丽山介绍,单是西邑乡就新配教师20名。

    义务教育是重中之重,但是实现“两基”后的高中教育同样责任重大,高中教育的扩张将对稳定“两基”成果,提高整个保山的教育水平起到很强的拉动作用。在保山,高中师资的补充同样被摆放到了重要位置。

    在保山市直高中和县区高中,不少学校近年来都获得了教师编制的特殊指标,学校有权根据实际引进高中紧缺专业教师。近几年,昌宁县引进招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8所学校以及“211工程”、“985工程”学校的紧缺专业毕业生62人。

    在增配的同时,当地还不断遵循优配的思路,着力解决教师学科结构矛盾,缩小校际之间师资水平差异。保山市建立了中青年教师轮岗支教制度和新增教师山区任教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城乡交流,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的配置。为推进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置换交流,昌宁实行一对一互派教师进行全职顶岗置换,要求顶岗教师除了正常工作外,每星期至少听评一节课,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公开课。同时,城镇学校每年选派部分有丰富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兼职教学工作,兼职教师在选派单位和兼职单位中各承担50%的工作量,兼职单位的工作岗位安排侧重于学校或年级、班级管理。

    为此,昌宁把教师职称评定向农村艰苦地区倾斜,实行职称指标直接核定到村完小。2014年,共核定初、中、高级职称237个,其中农村教师就占了161人。同时,专门核定农村艰苦教师补贴,农村教学点教师每人每月核定奖励性绩效工资120元,全县共涉及13所学校,共97人。

    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就是不一样

    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这是保山市对教师培训一直倡导的原则。当地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就拿高中新课改培训来说,隆阳区选派了1000余人次到省内外参加培训,确保人员培训到位。”隆阳区教育局师训办梅雪丽介绍说,隆阳区把“面向全员、岗位练兵、培训提高、交流促进、骨干引领、考评督促”作为全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突破口来抓,要求全区每位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48学时的在职培训,5年不低于240学时的在职培训,到2020年力争实现中小学名校长比例达到校长总数的10%。

    一般而言,调动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成长相对容易,但如何做好中老年教师的能力提升呢?辖有16个农村乡镇的隆阳区近年来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从去年开始,该区对年满45岁以上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消除职业倦怠。去年,隆阳区已完成两期中老年教师培训,共培训、考核240人。

    为加强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昌宁每年都核足培训经费。从2011年起,县政府每年按全县教师工资总额的1%预算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用于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其中2012年80万元,2013年50万元。

    除了常规培训,还要敢于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拿出大手笔。

    “保山每年选派20名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脱产进修,截至目前,已连续实施了7年,效果非常明显。”保山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缪奇烜介绍,多年坚持下来保山的英语教育很受益,全市的英语教学水平在省内排名提升,全市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了整体提升。

    除了“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保山还建设了9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有62名教师,目前,已起到“吸引力强、辐射面大、见效快”的效果。“这几年,教师培训力度越来越大。”隆阳区蒲缥小学校长孔庆明感慨地说,“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就是不一样,他们的教学技能提高了,观念也转变了,有质量的教师培训基层学校最需要。”

    建设安居房 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教师安居,才能乐教。

    保山高度重视教师住房问题,近年来当地持续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在该市,新建城市保障性住房优先考虑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同时,支持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从而不断改善广大教师居住条件。

    保山教育园区(职教园区)不仅是保山市实施“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的专项改革试点,而且也是云南省重点建设的12个职业教育园区之一。目前,保山市委、市政府将该园区纳入保山东城区青阳片区总体规划建设。与学校同时规划的是总建筑面积达105万平方米的农村教师安居工程,此举将解决近万户教师家庭的住房问题。按照要求,全市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只要符合一定条件都可以购买。

    为改善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12年,龙陵县投入600余万元建成教师周转宿舍房110套,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解决了腊勐、平达、镇安、龙新、象达5个乡镇8所农村小学的110名教师住宿困难问题。

    “我再也不用考虑住房的问题发愁了,廉租房让我们一家人有了安身的地方。今后,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2012年就住进廉租房的昌宁县勐统镇教师罗兴旺高兴地说。

    2010年至2011年,昌宁县教育系统依托项目投入资金2194.86万元,建成农村学校教师廉租房312套;2012年,投入资金600万元,建成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120套,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教师的住房条件。

    “去年腾冲开建143套教师周转房,预计今年年底可入住。”腾冲县教育局校安办主任石明波介绍说,2012年,腾冲建成教师保障房596套,“今年,计划再建100套左右教师保障房。”“去年,县委、县政府把教师与公务员一并纳入考核,通过考核,全县6600余名教师每人拿到了2500元奖励。”腾冲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明航介绍说,教师的收入和生活在得到更好的保障。

    记者在隆阳区蒲缥小学校园里采访时看到,安装门窗的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碌着。“我们学校的48套教师周转房,今年年底就可以入住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也能分到一套教师周转房。”2011年到蒲缥小学工作的赵杨军老师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决策者说

教师强 教育才有奔头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宗华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注重从思想上关心教师成长,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深化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从专业上帮助教师成长,强化教师培养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从教育思想、专业素质等方面全方位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加强与省内外名校的合作交流,实现脱产进修和短期培训长短结合。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学科结构失衡、教师数量不足问题。以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边疆教育工作,以特岗教师为主渠道补充农村学校学科紧缺教师,建立健全城乡学校优秀校长、教师交流制度,通过优化师资配置保障城乡教育的进一步均衡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