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读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陕声祥

    看到某校教研活动的会议纪要,一位领导大谈教师发展,有这样的话:“要用多种形式唤醒教师发展意识,以先进理念引领教师,以校本研修为平台……”看到底,就是不说“读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地方,相对于读书来说,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几年前,某青年才俊向朱小曼老师请教教育之道,得到的回答是:“先把书读起来。”读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修方式。说它重要,在于它的无可替代性。从事教学研究,需要教育理论素养,需要专业基本功,需要了解同行的研究状态。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读书。

    听听讲座,观摩观摩优质课,堪称校本研修的“短平快”项目,几个小时就武装了头脑,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实际上,这种速成的东西没有在心里扎下根,往往会速朽——别人的思想最后还是还给了别人。读书是慢活,“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但是这个“长”是扎扎实实的生长。一位特级教师说,读书是一种本源性的进修。可谓深得其昧。从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优秀教师群体同时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群体,丰厚的读书积累与丰富的教研成果,这两者是如此完美地重合,并不是巧合,是读书给予他们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学校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作为普通教师,不参与高端的教学研究,只要把教本读熟就行了,何须读书?其实,就算不进行课题研究,要上好一堂课,尽到普通教师的本分,不读书也是不行的。窦桂梅老师教学《丑小鸭》,就读了《安徒生童话全集》、《即兴诗人》、《安徒生自传》、《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等相关书籍100多本。内容涵盖作者史传、安徒生其他作品,以及最新的研究论文、相关的文学理论等。教学时,她引入了安徒生的其他相关童话,让学生了解安徒生的一生;提炼出“高贵”的主题,让学生走进丑小鸭“在苦难中追求幸福,在幸福中心怀谦卑”的内心世界。

    是啊,教师广泛地阅读,充分占有相关背景知识,教学才会得心应手。在教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我给学生补充讲解范成大的《春日田园杂兴》:“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新绿,邻家鞭笋过墙来。”一个是红杏出墙来,一个是鞭笋过墙来,无论是空中,还是地下,春天的生机就是那么蓬勃,学生心领神会。如果仅就《游园不值》来讲《游园不值》,肯定不会有“以诗解诗”触类旁通的效果好,而对于范成大田园诗的了解,来自于平时的学习积累。

    阅读是教师精神成长的开始,唤醒教师成长的自觉、给予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莫过于“把书读起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