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教育:筑牢新疆教育系统的坚强堡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0-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克拉玛依市:寓教于乐,突出集中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一直以来,克拉玛依市始终把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作为教书育人的首要政治责任,不断完善机制、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深入持久地夯实教育系统防范‘三股势力’渗透的基石,切实巩固教育阵地。”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彭建伟说:“尤其是今年暑期以来,根据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秋季学期开学前后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以反对‘三股势力’、‘去极端化’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筑起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堡垒。”

    完善机制、统一部署,确保教育管理工作深入持久开展

    早在6月初,按照“广泛参与、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快乐成长”的目标,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少工委、市科协、市妇联、社区等部门切实贯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暑期学生教育引导管理工作的相关精神,在往年开展暑期校外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今年作为“第33个暑期校外教育管理工作年”的要求,确定了“现代文化与我同行”的暑期校外教育主题,重点围绕青少年自护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学习雷锋 做美德少年”主题实践活动、手拉手“融情教育”活动,使暑期品牌活动精细化,并按需设项,整理印发《克拉玛依市暑期活动运行大表》3万余份,发放到全市中小学生手中,让学生对照运行大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暑期活动,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暑期计划,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期生活,自觉远离不健康情趣的诱惑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侵蚀。据统计,今年为全市中小学生共组织了94项暑期活动,学生参与面远超过往年。

    创新形式、丰富载体,突出教育管理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青少年军校作为克拉玛依市连续开展多年的暑期品牌项目,连年得到全市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今年7月,在全市范围内,四个区的青少年军校同时开营,参加人数达到417人。在为期10天的时间里,各族小朋友同吃、同住、同训练,不仅磨炼了意志,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教育

    开展“现代文化与我同行”校外教育活动。秉承“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教育理念,以“现代文化与我同行”为主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融情教育、文化科学知识教育、青少年自护安全和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在全市开展了1220项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实践体验活动,参加人数近48800人次,同比去年,活动数量提高了19.7%,参与人次提高了74.3%,少数民族青少年参与人次提高了67.3%,社区报到率提高了13.7%。

    开展“内高班”学生返乡宣讲活动。7月—8月,积极组织内高班、内职班返乡学生分赴各社区进行宣讲活动,参加听讲的各族群众、青少年学生共980多人次。另外,“内高班”学生还以自己学习生活经历现身说法,积极主动地向身边群众、亲朋好友和同学进行宣传讲解。 

    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大家访活动,积极构建多元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

    学校、家庭、社会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共同责任主体,三者携手育人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为了有效衔接家校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市教育局以“沟通、理解、支持、携手育人”为主题,采取集中教育、走访入户等形式,安排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和“访惠聚”工作组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大家访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向家长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及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宣传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揭批宗教极端主义的反动本质和巨大危害;开展重点帮扶、辅导及其他助学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等。全体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坚持“六个必访”,即单亲家庭学生、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行为偏差的学生、病残学生、思想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必访。据统计,集中教育活动期间,全市5300多名教师和51000多名学生100%接受了7天和4天的集中教育,各族师生撰写学习心得88100余篇,编撰学习简报528份,制作黑板报2880块、手抄报102000份,使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彭建伟说,克拉玛依市教育系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搭建了各族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平台,夯实了各族学生和谐相处的基础,使“三个离不开”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植根于学生的内心,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筑牢了情感基础和思想基础。(王伟勇 薛雅元)

伊犁州:注重“两个结合”,增强学习效果

    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教育系统深入开展集中教育之际,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一行专程来伊犁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对集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对伊犁教育工作的关心。

    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伊犁州直集中教育活动于8月18日全面启动。一是早安排、早部署,二是建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三是认真制定集中教育活动方案,四是层层动员部署。各县(市)、学校积极落实伊犁州教育工委的部署和要求,把集中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工作机构,明确了领导责任,制定了方案,层层召开动员会,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行动到位,有序推进。

    严格学习要求,注重“两个结合”,确保学习效果:

    一是突出抓好“四落实”。突出了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的“四落实”。由于此次集中教育活动正值暑假,有些教师在外旅游、参加培训学习,为保证活动全员覆盖,我们要求各学校提前通知,千方百计联系到每一名教职工,保证活动开展时人员全部到位。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集中教育的,建立补课制度,确保全体师生员工、所有大中专院校学生都参加集中教育

    二是严格学习管理。州教育工委在集中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中制定了具体的活动日程安排表,将工作安排细化到了每一天的每一个时间段。各县市、各学校严格制定考勤制度,安排专人负责考勤,严肃学习纪律,保证学习质量;建立教职工集中教育活动学习档案,对教职工集中教育的表现进行鉴定,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如新源县二中每天公示学习考勤情况;察布查尔县学校每天对教师四次考勤,保证每天不少于8小时的集中教育学习时间。

    三是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在自治区集中教育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伊犁州实际,我们将《伊犁州直教育系统教职工违反政治纪律的27项处理规定》等也列入到学习内容之中。由于此次集中教育学习材料较多,要求各县市、州直学校提早动手搜集学习资料,并及时向州直学校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料。昭苏县在自治区、自治州要求的篇目基础上,免费发放汉、维、哈三种语言文字的优秀电视剧、电影光盘137套,《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系列连环画67套;发放宣传挂图640张,丰富了学习内容。在学习形式上,各县市、州直学校在开展好集中学习、组织讲师团宣讲、举办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主题辅导、撰写心得体会等规定动作的同时,运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搞好自选动作,增强学习效果。 

    伊犁州直秋季开学前后的集中教育活动做到了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加强领导,高位推动是确保集中教育工作成效的首要条件。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师生员工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参与集中教育。特别是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切实承担领导责任,校长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接受教育、带头提高认识、发声亮剑,有力推动了集中教育活动开展。

    2.突出重点,提高认识是做好集中教育工作的落脚点。这次集中教育活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职员工上,针对学生现实思想认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教育引导。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教育效果,进一步深入揭批极端宗教注意的反动本质和巨大危害,切实提高了各族师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正面宣传,积极引导是做好集中教育工作的保障。在此次集中教育活动中,我们拿起了面对面宣讲这一有力武器,充分发挥正面宣传教育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了州、县、学校三个层面的宣讲团,针锋相对地驳斥他们散布的种种谬论,及时把正确的思想和观点传达到广大群众中间去,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我们要建立宣教长效机制,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不断夯实反分裂斗争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把中央、自治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指示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我做好州直教育系统稳定工作的水平。

    4.丰富形式,贴近师生是做好集中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教育活动中运用各族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各族师生乐于参与的教育平台,开展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是这次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一大关键。通过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发动工作,切实调动了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学习讨论、自查自纠,表明态度的积极性,做到了人人发言、个个表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达到了预期效果。(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 李世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