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书馆就在你的指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京开放大学 供图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利用资源的方式,也使高校图书馆乃至中小学及各类专业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图书馆版)》显示,未来5年,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将只是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信息资源借助网络将具有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纵观全球图书馆的改革目标和发展趋势,该报告为我国各类学校图书馆规划改革发展,拓展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学生学习中心、教师研究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提供了全新的参照。

    ——编者

    ■张铁道 吴亚婕 王俊颖 任航 唐嘉怿

    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场所。在这里,师生们可以检索资料、借阅图书、查阅文献。然而,日益普及的数字化、信息化如今将打破常规,给图书馆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新媒体联盟会同瑞士库尔技术与经济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和德国国家科学技术图书馆共同发布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图书馆版)》(以下简称“地平线报告”)显示,未来5年,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将只是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信息资源借助网络将具有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发展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获取知识和利用资源的方式,也必然会给图书馆的职能及服务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数字化移动化“点燃”多学科研究的火种

    近期趋势:对出版物数字化管理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移动内容与传递将会得到优先发展

    中期趋势:学术成果的动态化传播将提升研究内容的可访问性

    长期趋势: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将促进多学科研究的开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被收入出版物或数据库,导致学生们耗费大量时间搜索,而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因此,如何帮助读者有效浏览和发现新信息成为图书馆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

    地平线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将其所拥有的出版物进行数字化分类处理,以元数据和关键字来标识,以便检索,也更具交互性。例如,欧洲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一些机构共同研究开发新的工具,对科学性出版物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大数据在准确性和高效搜索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资源。对此,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使用平板电脑应用程序,让图书馆资源变得更加移动化、友好化,让读者浏览和阅读最新的学术期刊。

    根据地平线报告,发展移动内容和传递的实践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些图书馆正在探索提供远程访问的在线学术资源服务,并通过优化在线内容和服务来适应移动用户。

    在此基础上,如果学术成果及交流不再局限于纸质期刊和专题论文之中,而是被立即发布,那么学术交流会更加频繁、更加广泛。该研究就发现,学术成果的动态化传播将成为图书馆未来2至3年的发展趋势。

    而有些图书馆已经建立了跨机构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探究如何组织与利用虚拟资源,通过在线开放目录、整合搜索、学术门户网站、网络及发现系统来共享数字化资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允许公众免费访问“学术共享”,开放了该校研究人员超过20000篇论文的在线资料库,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660多万次的下载量。

    此外,该报告还发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有更多的多学科研究在大学校园图书馆中进行。这种趋势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社会运动,不同行业正在聚合。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Makerspace)的出现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与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创作和三维打印模型来展示他们的成果,也促进了多学科研究的开展。

    多样化网络服务“挑战”图书馆的吸引力

    初级挑战:将高校图书馆纳入课程规划,将凸显图书馆员的专业角色与技能

    中级挑战:研究成果的数字化采集与存档,并与来自其他服务途径的竞争

    高级挑战:如何面对彻底变革的需要,开展持续的整合、互操作与合作项目

    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图书馆人员与教师以课程整合的方式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使之成为通识教育与专业学科中的常规课程。地平线报告分析,大学图书馆用信息化的方式提供教学与研究服务,将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图书馆业务人员将会面临与教师同样的挑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和专业能力。世界上许多大学相继制定政策,鼓励图书馆积极寻求与教师的合作机会,引入、开发和评估“信息化素养”,并将其作为图书馆的核心课程。

    该报告分析,高校图书馆人员的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图书资料管理和咨询服务,而应成为专家,为学校师生学科教学和研究提供辅助性支持,还应更多地参与网络校园课程的建设。

    因此,未来的图书馆人员必须具备知识产权、开放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媒体制作、教学设计,甚至生物信息学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有一个名为“ScholarSphere”的数据资料库服务平台,面向校园社区成员与全球读者分享研究成果与学术工作。师生和研究人员可使用该平台来创建持久的、可引用的学术杂志、数据、工作论文、技术报告、会议论文、学生作业、音视频材料、年报、简报及其他成果。

    但如此一来,研究成果的数字化采集与存档将成为图书馆面临的严峻挑战。地平线报告指出,图书馆需要采集、管理的资料数据及类型越来越复杂,包括博客、论坛、电子邮件以及各种应用软件中的内容,等等。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图书馆和用户的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大量涌现的网络平台,如维基百科、谷歌学术和知识网等,提供免费的教育内容,正与图书馆展开竞争。

    该报告分析,未来图书馆必须在网络上提供多样化服务来吸引用户参与,如社交媒体、小插件、移动应用、检索工具等。

    目前,国际上一些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移动应用服务,使学生随时随地搜索整个数据库并收藏自己感兴趣的网络链接,同时还设立了短信系统,通过短信告知学生相关书籍索取号。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也为了更好地应对新技术对读者行为的影响,图书馆需要修改或建立新的基础设施,以支持更有效的研究与学习实践活动,还需要开发整合学术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国家政策和标准,帮助图书馆领导者改善基础设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定制服务。

    地平线报告指出,开展持续的整合、互操作与合作项目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改进服务的关键。

    如今,信息管理的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探索通用的语言识别,以便降低科学数据交换中的障碍,并激励部门和机构间的广泛合作。与此同时,许多机构还在强调通过为数字学术创新来开发自己的框架,从而加强服务的整合和互操作性。

    “智能书架”彻底变革学习研究方式

    1年以内:电子出版和移动设备的应用

    2至3年:文献计量学、引用技术和开放内容的运用

    4至5年:物联网、语义网和键连资料的使用

    电子出版和移动设备的应用、文献计量学、引用技术和开放内容的运用、物联网、语义网与键连资料的使用,是地平线报告遴选出的应用于图书馆的新技术。

    电子出版使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库来创建内容。“响应设计”和“开放获取”等新概念将允许内容存储、共享到各种设备,将使图书馆更易发布信息资源。同时,交互式和媒体增强型电子书等的新标准,为电子出版和图书馆的内容服务创造了更多便利。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图书馆系统内提供了超过35本通过在线工作流程开发的在线学术期刊,供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各种设备上阅读使用。

    此外,注释工具、创作与构思的应用工具、社交网络等移动应用程序也被高校图书馆广泛使用。例如,使用“曼迪克移动”的读者可以搜索目录、查找教授提供的课程参考资料中的书籍、登录更新书籍和支付罚款,还可以免费使用外部搜索引擎获取研究资源。

    用数学和统计学来定量分析学术文献引用和内容的文献计量学,也被信息化催生了一批先进的数据过滤工具。《期刊引证报告》推出其他指标如特征因子,当判断文章的引用影响时,要考虑一篇文章引文网络的整体结构。汤姆森路透集团开发的科学网数据库,使文章通过它们的参考文献形成一个网状连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