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时代, 写出自己的地平线报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0-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耳畔一直回响着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我心里一直回响着两句话:我是有祖国的人,生命为祖国澎湃;教师,一个精神灿烂的人。只有生命为祖国而澎湃,精神才会灿烂;精神灿烂的人,才会为祖国放声歌唱。

    我手中一直握着三样工具:笔、书本、黑板。用笔写好教书育人的故事,用书滋养孩子的身与心,用黑板演绎未来的理想。三样工具编制了我教育壮美的诗篇,美的诗句飞向湛蓝的天空,向着太阳微笑。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那张讲台。三尺,但在我心里,它无边无涯,连着蓝天、大海,连着山巅、田野,连着古与今、中与外。我爱这讲台,我的生命在那里延续。其实,那张讲台连着的是那远方的地平线。我瞭望地平线,追逐地平线。于我而言,地平线的最高价值是:让我永远追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向前、向前。这地平线是我的理想、信念和使命。

    这一连已快60年了,尽管后35年不是在校园里连着,而是在教育管理的机关里、在教科研究所里、在家里,可是那根线一直没有断,相反,那情怀越来越浓,那情思越来越深,那地平线还是那么遥远,却始终向着地平线。用那根线,把我牵引到可知又不可知的未来,但未来肯定美好。

    我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伟大的时代,赤子之浪永远忘不了那大海的依托。我要向祖国交出地平线报告。

    母校照亮了我的心灵

    我,1941年12月出生在江苏启东的吕四渔场,长在大海边,那里似乎离地平线很近。海水无私地养育了我,望不到边的彼岸让我有永远的想象。但大海没有给我足够的勇气,也没有给我足够的底气,六七岁时我就离开了它,来到了南通城里。那时,南通城狭小,也显得陈旧,可那里有条濠河,环绕着城市,清澈,淙淙流淌,不声不响,像条玉带。更可喜的是,濠河连着通吕大运河,而大运河又连着大海。总之,我没有离开过水。大海没给我足够的勇气,却给了我说不清的情怀和无限的期许,没有给我足够的底气,却给了我慧心慧根和内心的坚韧。

    更为重要的是,那濠河旁是我的三所母校: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小、南通中学、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小,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就接纳了我,而且整整六年没收我一分钱,无论是学费、杂费,还是书本费——20世纪50年代初,我就享受了免费的义务教育。没有新中国,我能进小学读书吗?能有我的今天吗?南通中学,是南通地区最好的中学,英才辈出,我在那读了三年初中,永远忘不了诗人校长、化学家副校长、数学家老师……南通师范学校,这所全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中等师范,战争年代南通的第一个党支部,照亮了我的心灵,为我铺就了一条教师之路。

    大海、濠河、濠河旁的三所母校,培育了我爱教的情怀,铸就了我为师的品格,锻炼了我从教的能力。这一切都闪耀着新中国的光芒,祖国的新生让我这穷人家的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螺丝钉也有个性

    1962年,我中师毕业,面临工作分配。可是恰逢自然灾害,国家极度贫困,就业面临极大的困难。

    一直到暑假结束,快开学了,我才接到了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任教报到的通知。其他同学分到哪里了呢?在哪些学校当老师?到了二附小才知道,这一届四个班的毕业生只分配了几个人当教师,我班有两人,其中有我,其他的分配到企业,不能当教师,还有的在家待岗、待业。这,我根本没有想到。是谁推荐了我?心里疑惑,但无法打听,后来有人告诉我,是校长和老师们集体讨论的。那时候哪有什么“走后门”一说啊,我又没有什么背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清贫、穷困,老母亲为别人洗衣服、敲铺马路的小石子,哪有什么关系啊?可是幸运之神就这么落到我头上。清明、风气正,这是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啊!我感慨无限,感恩我的祖国,我没分担“海”的忧愁,却分享了“海”的幸福与欢乐!我心里冒出一个强大的声音:把所有的一切献给孩子,献给教育,献给祖国。

    走上讲台,第一年就教六年级毕业班,可我什么都不会,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校长说,年轻、没经验,没关系,学校相信你。又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一开始就教毕业班语文,是挑重担,也是难得的机会。那个年代我们的价值理念是:甘愿当一颗螺丝钉,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工作的安排就是我的任务,一切服从学校决定。这一价值理念并没有湮没人的个性,螺丝钉是闪亮的,在哪里都可以放光。

    清楚记得,大概是学期中我接到通知,校长、主任和老教师要听我的语文课。我当然答应。那次,我教的是一篇议论文,节选自毛泽东的著作,课文题目是编者所加:《桃子该由谁来摘》,说的是躲在山上的蒋介石,抗战胜利后下山来摘胜利果实。我向师范学校的恩师羌以任先生请教,他从问题的提出(观点)、问题的研究(论证)、问题的解决(结论)三个方面分析,帮助我设计教学。我心领神会,教学过程实施顺当,自我感觉不错。事后才听说,听课的教师啧啧称赞,给我一个大大的肯定、大大的鼓舞。从那时起我记住了:教学需要设计,设计需要研究,研究要下功夫。我也记住了:年轻人应当有虎犊之气,勇于探索,成长之路就在脚下。

    地平线在召唤我。现在回过头来看,螺丝钉不只是一个标准件,它也有个性。是螺丝钉总会起作用,总有它的价值。我也知道,那个年代同样倡导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教师的创造性永远是可贵的。

    地平线永远在闪光

    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特殊的时期,就在停课、复课闹革命之间,我们都没有停下教育的步伐,首先“复”了我教书的心愿。我们组织了宣传队,在街头演出节目,歌唱中国共产党,歌唱祖国。就在那时,我学会了写剧本,排练节目,学会了拉手风琴。我的作品常常获奖,后来进入南通市文艺创作班接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洗礼。一次,话剧团导演对我说,你写的剧本理性多了,感性少了,激情少了。从此我知道,感性应是灿烂的,激情可以成就一个剧本,成就剧中的一些人物,也会成就一个好教师。我写剧本,排演节目,是在激扬生活,教学生不是在舞台上表演,而是教学生在舞台上生活。也许正是这一认知,让我后来对同事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有感觉,向她学习,也支持她。

    生活不会欺骗我们,日子总是我们的老师。我没有荒废时间,对党始终忠诚,对祖国始终信任,对教育始终热爱。我和我的祖国永不分离,赤子之心永不改变,浪花永远在大海之上欢跃,地平线永远在闪光。

    后来,教育教学走上了正轨。恢复学校秩序,这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保障。让上课正常起来,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呢?

    李吉林,这位从小学教师里走出来的儿童教育家,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她有更高的追求,也正因为此,她才成为儿童教育家。她对我说:“我要克服一个女人的弱点”,又说“要把丢失的时间重新捡回来”。一个女人承认自己的弱点,而且要克服,可见她有一种“大丈夫精神”,那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教师要在反思中捡回丢失的时间,可见有一种意志,有一种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有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而这两句话,后来她又演绎为两个生动的比喻:“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我又是一个跳高运动员”。事实为李吉林作了最有力的判断和证明,情境教育之花开在中国大地,又在国外“香”了起来。

    我与李吉林老师在一起,参与她的研究,在情境教育研究所工作6年多时间,即使1984年我调往省教育厅工作后仍参与研究,这是我的黄金时期。这6年,让我重新认识、发现了教育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规律需要探索、发现、把握,这就离不开研究,教育研究不在教育之外,不是硬加上去的,也不是硬贴上去的,就在教育本身,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一个好教师,不仅要爱教育,还要研究教育,抑或说,教育研究是对教育最为深沉的爱,好教师之好有诸多要求,教育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好”,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努力做一个学者型教师;研究,不能离开教学,不能离开儿童,要凝聚为一个使命——教书育人。这一信念与使命一直伴随着我。

    记得一次李吉林老师对情境教育之“情”有一些新的想法。情境教育只讲“情”不讲“理”吗?“情”与“理”相悖吗?“情”与“理”如何融合?她邀我去高校请教教授,有华东师大的杜殿坤教授,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南通师专的徐应佩、周涌泉教授等。多少次的拜访,多少次的讨论,多少次的梳理,记不清了。其中一次是在南通的南公园宾馆,晚上杜殿坤教授作了讲解;一次是在无锡,我们向吴立岗教授追问个性发展问题;一次是在校园里,徐应佩、周涌泉两位教授侃侃而谈,而忘了在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与自行车……这一切都让我发生一次次的转换与提升。于此,一颗种子悄然播在我心中,逐渐长成一棵树,根深植地下:做学者型教师,以研究的方式做教师,以研究的方式做事。无论身在何处,地平线总是向我张望,发出深情的召唤。

    生活本身就是机遇

    人生总有一些机遇。

    我坚定地认为:机遇不是外来的,是镶嵌在生命之中的;机遇是人创造的,否则,机遇在你面前,你都会茫然;正因为此,机遇时时都存在,生活本身就是机遇的另一种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