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引发的教育思考(一) 赵新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按语:最近,我分别抽取了一所农村和城市小学4、6年级中的1个班级(各50人),针对“学生特长理想、课外活动、家校合作、家长教育期待”等有关问题,从学生和家长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很出乎预料。由此引发出我对当前教育教学现状的诸多思考。

  这次学生和家长的两张问卷都有11个选项题和1个简答题。学生的简答题目为“你认为你有哪些特长?你的理想是什么”,家长的简答题目为“你最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学生“特长”和“理想”两个方面,城市组的两个班级分别收回有效问卷50张(占发放问卷100%),其中孩子们认为自己有“特长”的项目非常广泛,达25项之多,除了传统的音乐、体育、美术中诸如唱歌、跳舞、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外,又新增了许多新潮的项目,如跆拳道、国际象棋、网球等,有的孩子的“特长”指向还十分具体明确,如玩游戏、吹小号、做手工、研究汽车等。孩子们的“理想”则多以所喜欢的“职业”而呈现出来,更是达到30项之多,如医生、画家、主持人、老师、科学家、天文学家等,更有对现代社会所派生的一些新兴“职业”的追求,如设计师、FBI特警、宇航员、企业老板、演员等。农村组的两个班级则分别收回有效问卷47和46张(分别占发放问卷90%以上),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特长”项目明显少一些,而且多集中在“体育、音乐、美术、学科”等传统类别上,如跑步、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画画、唱歌、看书、写字等。在“理想”追求方面,农村组比城市组要集中的多,如“考大学”一项竟高达20%之多,而在城市孩子中则寥寥无几,六年级的班级只有2人选择,四年级的班级仅有1人选择。由此又不难看出,农村孩子是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个唯一渠道来“改变现状”和“身份”的,而城市孩子则是要通过学校教育而进一步“完美人生”的。

  在这些问卷中,还惊奇地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在“特长”一栏中选择“画画”的比例很高。在城市六年级组,选择“画画”的学生多达20名,达有效问卷40%的比例,四年级组也有17名,达34%的比例;农村组略少一些,六年级10名,不过减去7名“无特长”生(没填写),也高达25%,四年级也有5名之多。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把“画画”作为自己的“特长”?我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在一阵“头脑风暴”之后,大家初步形成共识,认为那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画画”是少有的不依靠父母帮助而能进行自我探索和创造的领域之一。每一张画作(特别是涂鸦之作)都是孩子情绪的反映和创造力的体现。当代一些心理、教育专家都认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而“画画”是孩子最原始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只能激发,而不能扼杀。

  写到此,我忽然想起2005年随团到日本考察教育,当我们和长野县的“教育长”见面时,他首先毕恭毕敬地递给我们每人一张名片,而那张名片却与众不同,背面印制的竟然全部是他们学生的美术作品,而且全部是小学生的涂鸦之作。直到今天,我似乎才彻底明白了那位日本“教育长”的良苦用心!

  反观我们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其存在的问题可谓多矣!一是学校不开课或开不足课;二是教学方向偏或不得法。那著名的扼杀孩子“画画”天才的5句话仍然充斥在课堂和家庭中,即:“你画的这是什么呀?怎么一点都不像”;“我现在没有工夫听你讲你的画”;“你的画太棒了,将来能够成为画家了”;“画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准备考级了”;“你画的不好,我来帮你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