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鹰爸”标签莫乱贴

  彭薇在《解放日报》撰文称,最近,南京一名父亲让4岁的孩子在纽约零下13℃的暴雪中“裸跑”,以此锻炼体能。这名父亲一举成名,被网友冠名“鹰爸”。

  “虎妈”、“狼爸”、“鹰爸”的教育方式被网友提炼成虎式、狼式、鹰式教育,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是:比比谁更狠。由于“虎式”、“鹰式”等概念的提炼,多数家长更关注的是“严”、“狠”等方式,并以此确立某种家庭教育模式。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概念,就涵盖了这个家长所有的教育方式。如“狼爸”,他的教育除了“打”,还有很多成功的方法,如培养孩子的礼仪,经常与孩子交流成长话题等。而“鹰爸”,因为孩子早产,被医生告知可能脑瘫,才被迫制定严格训练计划,从孩子出生第3天起,通过游泳等方式循序渐进锻炼体能,冲刺孩子的生理极限。所以,在“概念家长”的身后,切不可简单地将家庭教育概括为“打、逼、关”。

  学校教育提倡“因材施教”,而家庭教育更应当对孩子“量体裁衣”,进行个性化教育。家长们需要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切不可急功近利,期望家教可以“速成”。

  

  日本推出“放学后儿童计划”

  《北京晨报》近日报道,从2007年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劳动厚生省联手推出了“放学后儿童计划”,为儿童安排放学后或者暑期等时间段安全、健康、适宜的去处。这是一个解决放学后儿童无人监护问题的综合计划。该计划的执行者主要是社区居民、地区团体、大学生志愿者等。

  该计划包含两部分:一是“放学后儿童教室”——综合利用各市镇村的空闲教室、“儿童馆”、“公民馆”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文艺活动、运动、与社区居民的交流活动等;二是“放学后儿童俱乐部”——―主要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双职工子女、父母外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嬉戏的让孩子们感到安心、舒适的场所。

  在我国,放学后小学生也面临无人监管的问题,除了四处上辅导班,不少孩子只能在学校课后班托管。日本的做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特别是提供社区的固定场所安排孩子的学习、活动及运动,不仅锻炼孩子身体,而且创设一个能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交流、同时家长放心的场所。(钟禾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