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才是尊严 ——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第102中学的课改报道 □ 张志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郑州102中学,一所省会城市的非传统名校,近几年却因为“课改”声名鹊起,成为全国的课改名校。不仅如此,102中学成功地把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课堂和学校本身就有的电子白板特色实现了对接,创生出具有信息化时代特色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课堂新技术和新理念元素的植入,使课堂迅速完成了“变脸”:黑板变“白板”,课堂变“学堂”,教师变“学长”,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一言堂”变“百家鸣”。

  课变,让学校实现有尊严的突围

  3年前,和众多课改学校一样,郑州102中学也是抱着“站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的愿望开始这场变革的。城市学校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课改初期,他们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瓶颈: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很少用多媒体,而102中学从2003年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践,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为学杜郎口而放弃自身的优势显然是不明智的。

  这对102中学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他们把“预习展示、调节达标”的教学探索和电子白板技术巧妙融会,形成了该校独具特色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

  现在到102中学,人们可以看到,与众多课改学校在理念上相同的是,课堂同样属于学生,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主角、主体,教师退居幕后,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同伴、学长、导师。但不同的是,他们的电子白板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服务于教师的“教”。

  (下转2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