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袁则:爱的“原则” □ 本报记者 陈 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0年8月底,刚送走一届高三毕业生的袁则,接手北门中学高一(1)班,担任班主任。

  这一年,也是她走上讲台的第31个年头。30年的教师生涯,她带过全校最头疼的班级,转化过全年级最调皮的孩子;她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荆州市骨干教师、荆州区模范班主任;因整日泡在班里,她被同事们称为“班痴”;对现在的她来说,什么样的班她都无所畏惧,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

  但一个星期后,袁则发现这个班上的孩子有些异样,安安静静的,不像以往的新生,叽叽喳喳的。开学近一个月了,别的班级的孩子都在热火朝天地分小组,取组名,设计班徽,可自己班上,还有好多孩子没有开过口。

  直到学校开始进行“贫困助学”申请时,看着交上来的一张张村里开的证明,她才明白,这群孩子的安静来源于家庭的不幸,来源于深深的自卑。一股心酸与心痛交织着,让她难以平静。为了找到不同孩子的症结所在,袁则开始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她把全班学生归为6类: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有3人;癌症病人家庭的孩子,有4人;单亲家庭的孩子,初步了解有4人;留守孩子有8人;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孩子5人……

  第一次同时面对24个不幸的孩子,获得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袁则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如何引导、教育这些孩子?袁则决定从农村孩子思想比较单纯入手,从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入手,慢慢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学习的习惯。

  袁则给班级命名为“寻梦园”,发动学生设计班徽。最终,大家投票选举出一款设计,并共同赋予它独特的含义。这个班徽的设计者,叫彭慰婷。为了奖励这个平时很少说话的孩子,袁则精心设计,在她生日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颁发“最佳设计奖”,并奖励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

  一次小小的班徽设计,就像一颗小石子,打破了班级原有的平静。不仅彭慰婷变了,班上其他孩子也在慢慢发生改变。他们变得爱说话了,爱出主意了,爱互相讨论了……

  袁则精心“设计”着班级的成长,创造一切机会为孩子们加油鼓劲。每次外出学习回来,她都会大张旗鼓地给孩子们赠送礼物。去北京,捎回香山的红叶,命名为“灵气”;去山西,带回蜜饯,表达“快乐”……班级教室的墙上有一个名为“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的栏目,贴满了北大、清华、人大、武大、复旦等名校的照片,还有长城、故宫、鸟巢等风景名胜照片。这些,都是袁则饱含深情的礼物。

  袁则说,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小事,在很多教师看来,也许很幼稚,但是,为了学生,她什么方法都愿意去尝试。“记得在那次梦想主题班会上,我贴出这些照片,学生都沸腾起来了,纷纷在教室里喊‘我要上北大’、‘我要上复旦’,学习成绩不好但喜欢画画的何淑芸也大声地说,‘我要学美术上清华’……”梦想,是每个人身边的一座金矿,只要肯去挖掘,就会收获宝藏。袁则经常对学生这样说。

  对于班主任工作,袁则的“原则”是4个关键词——全体、全面、个性、自由,即关心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独特个性,让孩子自由成长。而这一切,也是她爱的原则。

  在她班上,会议是最多的,有班干部会议、学科班长会议、小组长会议、班级前20名会议、享受资助学生会议、教师子女会议、女生会议、男生会议……

  在她班上,学生学术活动是最多的,“新闻发布会”、“军事论坛”、“诗歌朗诵会”、“幸福银行大盘点”……

  在她班上,班长是最多的,有行政班长、音乐班长、生活班长、学科班长,等等。大家都是班级的负责人,各司其职。在新一任班委上任之前,袁则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前瞻性教育。她像念颁奖词一样告诉学生:“行政班长何鑫,稳沉、善于思考——将来是高层次的领导管理者;音乐班长吴天赐,活泼、机灵、人缘好、肯干事——未来的企业家;生活班长周晓慧,心思细密,一丝不苟——未来的财务部长;历史学科长叶云庭,善于思考,勤奋好学,钻研很深——未来学术研究的专家教授……”

  这绝不是对学生的吹捧,而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真心的期待。有时,教师就像一个预言师,不仅会点燃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也会给学生点燃一盏希望的明灯。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往往会还给你一个惊喜,袁则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去年9月,学校派她到北京学习一个星期,考虑到刚开学,她本打算把这一机会让给其他老师。班委们知道后,一定要她去参加,还说“放心吧,家里有我们呢”。尽管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但一路上袁则都觉得不踏实。每天打电话与科任老师联系,得知班里一切正常,她的心才渐渐安稳下来。那些天,想到那些听话的孩子们,袁则躲在被子里心里乐开了花。

  采访的时候,袁则还带来了自己的电脑,展示她历年所带学生的照片,有激烈的小组讨论,有滑稽的小品表演,有热闹的聚餐,有雪地里的结伴家访,有给她过生日的蛋糕,有军训时汗湿的衣裳……照片里,好多学生已经毕业多年了,可袁则还能一下子说出他们的名字,还有他们当年的趣事;画面里,学生的面孔都不一样,但故事都是一年一年地精彩上演。

  当了30年的孩子王,袁则说,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享受,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孩子对她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带一届学生,她都会将学生们3年的生活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来,毕业时,作为礼物送给每一个学生。“我总在想,等退休了,逢年过节学生来看我的时候,就和他们一起回忆那些曾经的时光,那一定是非常温馨的画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