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迈出大“学”步 □ 吕冬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各地的文化差异很大,但在教育教学上,由于国家集中办教育,教材设置等的相对统一性,表现出的差异就比较小了。笔者也曾到过全国各地的不少学校,基本上都表现出“千校一面”的特点。

  但是随着课改推进,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区域着力于新课堂建设后,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分野”。这是学校发展的“分野”,是教育发展的“分野”,更是学校教育功能的“分野”。河北省邯郸市就走出了这种“分野”的一大步。

  在全国不少地方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待遇水平、推进办学硬件均衡的背景下,邯郸市走向了很少有大区域整体涉足的课堂教学改革,并依托高效课堂取得了突破。这种自主求变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认真拜读了《中国教师报》推出的特别报道《邯郸“学”步》,邯郸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办教育,尤其是办大教育,必须要找准核心和第一要务。

  在新课堂建设中,邯郸市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几点:一是重建教师职业道德观,将教师从“师本”引导回归到“生本”,从“教本”回归到“学本”,回归道德的原点,回归道德的本质,回归教育规律,回归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回归课堂教学本质。二是重建新课堂教学模式,他们从课堂教学规律出发,追求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快乐、高效。邯郸新课堂不讳言对“高效”的追求,但邯郸的新课堂同时又表明,追求“自主、合作、探究、快乐”基础上的高效。他们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固化课堂流程和环节,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在课堂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都探索创新,在评价导向上向促进学生“学”的方向倾斜,从而实现了教学的整体变革。

  邯郸的成功经验中,还有“一盘棋”的实干精神。邯郸市教育局从最初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出发,回归到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轨道上。他们坚持整体推进,统筹抓好管理、队伍、教科研、高效课堂建设等几项基本要素和特色、文化两项发展要素,稳扎稳打,纵深推进。《邯郸“学”步》是邯郸教育迈出的一大步,令人钦佩!但邯郸课改依然在路上,他们还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而我们,也需要用实际行动回应这样的榜样!(作者系江西省婺源县许村中学副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