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 新问题 □ 刘海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改革关乎人才的优劣,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兴亡。广大教育干部、教师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市各级教育干部聚力提师能,聚焦新课堂,通过各种活动,调动教师的课改、教研、教学积极性,同时为学校配备多种现代化设备,给师生精彩展示提供舞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广大教师通过高端培训,学科教研,不断反思,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将课改推向深入。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现将有代表性的问题呈现如下,与君探讨。

  一、学习目标设立脱离学生实际

  问题:有的教师不加思考、完全照搬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本应是教师在研究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将三者协调统一,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目标。但部分教师认为既然中考指挥棒当前,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就该以中考为基准。故而照搬教学参考书,或将网上下载的学习目标直接应用于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使得教学目标同学生实际脱离。目标对于本班大部分学生过难或过易,过多或过少,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剖析:学生每节课学习目标需科学制定,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钻研教材,整合内容,想方设法让知识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学生,根据内容提炼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易过多,过多的学习目标看似想让学生多掌握知识,想让课堂更高效一些,实则未必如此。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通过谈话、检测等方式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需求确定3~5个目标,科学地整合教材内容,创设梯度型的问题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导学案的设计思路不明

  问题1:导学案就是练习册。一次听课调研过程当中,一名老师说:“同学们,请拿出我们的导学案。”结果一看,竟然是一本练习册,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问题2:导学案上教师语言替代学生思考。曾记得一份物理导学案上明明写明了让学生自己推导公式,教师却在导学案上将推导步骤一步一步写了下来,替代了学生的自学思考。

  剖析:“导”就是引导,导学案就像旅游时的导游图,它带领学生从入口进入,随着我们的标志牌,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自己找到最后的出口,完成课程的学习,这就是“导”的作用。它可以对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哪些知识是应该记住的,哪些知识是难以理解的。要记住的知识直接指出来,难以理解的给学生指示方法。这就是引导。

  “学”是指导学案是为方便学生学习而设计的,通过践行微格教学理念,设置梯度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加深。

  “案”就是学生学习时的方案。练习册只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导学案能反映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导学案应该以问题为引导,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检测的空间,不能太详细。

  三、学习小组建设问题多

  问题1:建组不合理:未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未照顾男女生性别比例、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随意,甚至“优质结组、差质结组”,导致实验课上,有的小组动手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有的小组知识水平差,胡乱组装仪器等现象出现。

  问题2:有形式无内涵:有的学校虽然改变了学生的座位方式,围成了小组,但教师观念陈旧,仍以教授为主,间歇提几个问题,以示互动。

  问题3:组长培训跟进不够:部分学科教师疏于课前组长培训,致使组长课堂上不能发挥组长职责,不能调动组员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展示组内疑惑,只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节又一节的时光。

  问题4:小组积分喧宾夺主:部分教师为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合作、展示欲望,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积分激励措施,但有时在对某小组展示到底应该得多少分的问题上,在班里展开讨论。

  剖析:新课堂小组建设应建立在班主任召开学科教师会,对班内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逐个逐项分析的基础上的。教师课前要召开小组长培训会,帮助他们解除组内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鼓励小组长带领组员充分合作、互相帮扶,与外组展开竞争。组长要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组员对老师分配的任务展开群学、对学,力争让每个组员都学会,将不会的问题要及时展示在小黑板上,请别组帮助解决,为班内大展示奠定基础。在群学对学的过程中,组长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防止个别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师利用积分制是作为辅助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不必在学生回答得怎么样上具体讨论给多少分,不必占用时间过多,否则会冲淡课堂学习气氛,偏离课堂学习目标。

  新课堂有定法无定式,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心系课改、勇于实践,问题才能暴露,然后通过学科教研、不断反思,加以解决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在课改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敞亮。

  (作者单位系河北邯郸市临漳县教育体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