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70年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更加凸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9-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白宏太)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主办的“新中国70年语文教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语文学科专家、教育学者、教研员和一线语文教师与会。

    “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百余年来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举行这场学术研讨会不仅是北师大的一件大事,也是新中国语文教育史册上的盛事。”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涂清云在致辞中说。

    谈及本次会议的主题,北师大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勇表示,北师大文学院有着深厚的语文教育传统,钟敬文、启功、郭预衡、童庆炳、王富仁和王宁等都曾深切关注着语文教育的重要问题。刘勇认为,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然使命。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我们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用更加宏阔、开放、包容的眼光开辟新路径,建设研究型、综合型的语文教育研究平台。

    北师大资深教授林崇德作了题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课程与教材”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我们的课程与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打好中国底色,注入红色基因。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的关键是思维教学,教师是课程与教材的使用者、主导者、创新者,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小学课程与教材编写、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与发展点。

    研讨会上,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等30多位专家学者、语文名师、名校长和语文教研员先后发言,或纵论70年语文教育的发展源流,或剖析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或分享自己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这样一场语文教育的高水平研讨,让冬日的京师学堂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

    “70年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广泛共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北师大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总结说,“我们希望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坚守‘树人为本、立德为重、践行为要’的理念,使语文课程更好地体现教育教学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