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狂欢就是活动连连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象

  观察员:郭 瑞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是“高效课堂”一种生动、凝练的表达,我们把“生命的狂欢”解读为,让生命呈现欢乐的状态,以促进积极的学习效果,要让学生一进教室就像公牛看见红布一样兴奋,进入“竞技状态”。但是,有人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阶段性保持这种状态可以,长时间让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并不现实。还有人认为,"生命狂欢"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所以,在课堂中设计各种活动,以为简单的“动起来”,就是“狂欢”的全部。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理解了“生命狂欢”的含义,“狂欢”表现为动,但“动”不仅仅是身体的动,也不是时刻亢奋的精神状态,更不是活动所能诠释的,它是身体和思维共同活跃的课堂生命状态,适当的活动可以是“狂欢”的载体,但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参与活动的学生,身在活动中的内在思维和心灵的涟漪。

  观点

  @葛小丽:追求群体的精神释放

  “生命的狂欢”旨在建立一幅学生群体精神得到释放,个性得到舒展,心智受到启迪的美好宽阔的教育图景。

  “狂欢”是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主要来源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其核心思想如下:“狂欢”有“颠覆”、“融合”的意思,主要针对群体的精神状态。等级、权威概念消失,人们相互间的任何距离都不再存在。“狂欢式”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这种感受使世界接近了人,人接近了人,一切全卷入了自由而亲昵的交往。由此可见,“狂欢”注重的是群体的行为与思想状况,这种群体的思想状况来源于个人思想的解放。从研究视角上来讲,“狂欢”的落脚点是群体的精神释放状态。

  作为高效课堂特征之一的“生命的狂欢”,应该这样理解:它主张颠覆传统课堂结构,倡导教育多元融合;主张打破教学中的权威和等级,实现师生、生生乃至学生与教材之间自由平等真诚的零距离对话;其更注重群体对世界、对知识的感受和表达,更关注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解放。总而言之,“生命的狂欢”更多指向教育理念,而非课堂行动本身;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愿景,而非课堂状态的简单诠释。归根结底,“生命的狂欢”旨在建立一幅学生群体精神得到释放,个性得到舒展,心智受到启迪的美好宽阔的教育图景。

  当然,课堂是实现“生命狂欢”的主阵地,教学行动是检验“生命狂欢”的主载体,由于认识差异,“生命狂欢”这一愿景在课堂上呈现出不同境界,我们又该如何界定呢?

  狂欢等同多动:或背诵知识要点,或“搬运”教材内容,生生互相检查也好,课堂展示也罢,学习就是记忆,教师就是组织,内容就是考点;学生貌似活动,思维却是静止,萝卜炖萝卜还是萝卜。此种课堂无“狂”无“欢”,仅是形式上的改变。

  狂欢代表热闹:有的课堂将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讲解,讲后便罢,没有追问与升华;有的课堂将教学内容变为造作的表演,只闻哄堂的笑声,没有思维的启迪;视频播放屡现课堂,声色光电兼具,却不知意欲何为;小组讨论不绝于耳,最终毫无提升,原地踏步。热闹的表象,空虚的收获;形式上雕琢,内容上浅薄。此类课堂“狂”而不“欢”,乃虚假的繁荣。

  狂欢激活思维: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激发群体思考的兴趣,此时课堂无声亦是“灵敏的寂静”;一个恰到好处的点拨和追问,瞬间荡起心灵的涟漪,此时静思也是“灵魂的舞蹈”。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展示方案,需要调动主体所有知识与能力去呈现,此时精神亢奋亦是“思维的风暴”;活动有价值,思维有触动,心智有提升,精神感愉悦。此般课堂,既“狂”且“欢”,堪称高效课堂。

  因此,“生命的狂欢”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愿景,其内涵实质就是群体的精神释放和活力提升。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一中学教务主任)

  @王芳:合理活动利于心

  那种为活动而活动,脱离教学目标,脱离学生需求,流于形式,让学生手舞足蹈式的活动要不得。

  何谓“生命的狂欢”?有人将应试教育制度下的学校、班级比作监狱、车间,将学生比作容器。监狱里的犯人受人监视,没有人身自由;车间里批量生产零件,没有差异;容器只能任人填塞,没有意识。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学生被囚禁、被同化、被压抑,想狂欢,可能吗?

  有人将课改成功的学校比作池塘,各种生命和谐共生;将教室比作“知识的超市”,学生按需选择;将学生视作主人,教师视作仆人,仆人为主人服务。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学生,捆绑的手脚放开了,束缚的心灵放飞了,禁锢的思想解放了,沉睡的生命唤醒了。想不狂欢,都难!

  因此,我认为“生命的狂欢”是一种精神状态,指学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兴趣高涨,情绪激昂,尽情释放的精神状态。

  美国著名数学家马丁·加德纳曾经这样说:“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老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皮亚杰的认识论说得直白: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内驱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才能让生命得以狂欢。

  “身动”才能“心动”。把一成不变的秧田式座位,改变成马蹄形、会议形、半圆形、四人小组合作形……方便学生交流、合作、展示。将“双手”从身后解放出来,将“腰板”从僵直状态中放松开来。只要需要,躺着读、趴着学也未尝不可。

  “心动”才能“神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童心飞扬,让生命绽放。传统课堂突出“静”,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练,静静地想。“身静”使得“心累”、“意冷”。长时间“跪”着学习,让他们身心疲惫。加之学校、家庭合力围剿,冲刺高考,让原本该灿然绽放的柔弱生命,承受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思维凝固,表情漠然,由怕学、厌学、逃学,再到为躲避学习而放弃生命。

  高效课堂彻底摒弃那种违背教育规律,背离人性,泯灭个性,严重戕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才能的教育行为。倡导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让学生“身动”、“心动”、“神动”,在活动中充分显现儿童活泼的性格,显现儿童的灵性。

  怎样开展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每年都开设40多个活动小组;尼尔将下午时间都用来给学生活动;雷夫和学生一起阅读、排莎士比亚戏剧、旅游。在活动中,人人参与,没有“优生”,不排斥“差生”,不分三六九等。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我,增强信心,获取通过努力而体验到的快乐和尊严。

  在高效课堂,教师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精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语文学科,角色扮演、模拟采访、补充想象、到自然界观察、排课本剧等。在活动中,引导“生教生”、“生练生”、“生强生”,锻炼学生自学、互学的能力;创设“生本交流”、“生生交流”、“生师交流”的情境,在交流中展示,在对话中提升。这种由活动形成的生态课堂,放飞心灵,润泽生命。

  高效课堂需要活动。活动的设计要根据学科、学段、学情的需要而定。活动要遵循合理与适度的原则。那种为活动而活动,脱离教学目标,脱离学生需求,流于形式,让学生手舞足蹈式的活动要不得,更不能将课堂设计成活动连连。

  积极开展百变不一、激情四射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随心所欲不逾矩”,有利于学生心灵得到滋养,精神得到拔节,生命得到狂欢。

  (作者系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中心小学副校长)

  @李延杰:以形式活跃促思维活跃

  课堂气氛的活跃,包含形式上的活跃,但绝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活跃,它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智慧的碰撞。

  课堂上的“生命狂欢”,即师生怀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在活跃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教学活动。课堂气氛的活跃,包含形式上的活跃,但绝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活跃,它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智慧的碰撞。形式活跃是手段和方法,思维活跃是目的和效果。没有形式上的活跃,就激不起思维的活跃;但形式上的过分活跃,不仅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而且极易转移和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降低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从而造成高耗低效,甚至无效。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把握好形式活跃与思维活跃的关系,从而使形式的活跃促进思维的活跃,达到“生命狂欢”的真正目的呢?

  首先,教师要进行有效提问,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切忌设计类似于“是什么”、“叫什么”等填鸭式提问,不要设计“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会了吗”等口头禅似的无意义提问,以上两种提问,只能引发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实则低效或无效。要多设计一些“为什么”、“怎么办”等具有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探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归纳方法、发展能力。

  其次,教师要善于设计能生成亮点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小品、朗诵、唱歌等多种形式呈现展示内容固然是亮点,但课堂亮点不仅仅只是这些内容,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些内容。这些模式化了的表现形式再好,时间长了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倦怠,其生命力也不会持久。

  在自学和讨论时,学生经常生成很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和展示时,学生经常生成不同的亮点。这些问题和亮点,使学生能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课堂亮点还包括学生之间的质疑、辩驳。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质疑、辩驳?对问题的看法有了矛盾和分歧,才能有质疑和辩驳。什么样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矛盾和分歧?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含有易错易混知识点的问题,才会产生矛盾和分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