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离校长有多远 □ 潜海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日,我到某校去找校长,向学生打听校长办公室在哪里,接连问了好几位学生,他们都说不清楚。有的甚至一脸茫然,连校长的尊姓大名都不知道。这不是我第一次遭遇了,似乎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校长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和学生交流呢?学生,不是有班主任盯着吗?班主任,不是有学生处或政教处的领导管着吗?学生处或政教处,不是还有分管的副校长直接领导吗?

  学生离校长的距离有多远?那也许就是百姓与国王的距离。然而,这个世界也有让你大跌眼镜的事: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每周一都要与学生共进午餐(校长和学生各付各的饭菜费)——“学习上的困惑、成长中的烦恼、学校建设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带着您的想法来!”午餐间,李校长和学生交流最多的是职业规划与人生规划。

  杭州文澜中学有一位坚持为学生打早饭的校长。据说,在文澜中学的食堂里,有一个校长专用窗口,任继长校长就在这个窗口给学生打饭。学生说,任校长笑眯眯的,打饭的态度最好。校长给学生打饭,学生给他的回报是偷偷提意见,比如作业多了,饭菜不好啦,任校长当场给他们出主意:“作业多,就少做一点;饭菜不好,明天就换花样。”

  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是学校最忠诚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他喜欢拿着相机,拍下校园的秋色、孩子的笑脸、老师们加班时吃泡面的样子;他喜欢“采访”师生,听听他们最近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有什么喜悦和烦恼。

  我记得郑连根先生在《昨夜西风》一书中提到,司徒雷登任燕京大学校长时的一个小故事:据燕京大学的校友说,每到新生开学,司徒校长不管多忙,都要在其所居的临湖轩小院里,搞一次“校长见面会”,他准备清茶和糕点,笑容可掬地招呼大家,与到访的学生一一握手,嘘寒,问暖,道辛苦,打躬送祝福。

  李希贵校长、任继长校长、李镇西校长、司徒雷登校长……他们似乎很不像“校长”,“校长”怎么可以有时间与学生交流探讨呢?“校长”怎么可以把自己降格为打早饭的员工呢??“校长”怎么可以当“记者”而不务正业呢?“校长”怎么可以亲自为学生准备清茶和糕点呢?可是,这几位校长却都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就像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称呼他们的李校长为“贵哥”“贵爷”一样,校长成了学生的好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了、喜欢了、敬佩了,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就像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张伯苓之于南开,竺可桢之于浙大……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学生离校长的距离有多远,是否意味着校长离“教育”有多远呢?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蓬一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