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民办教育的春天 □ 何志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历经三十来年的风雨,我国民办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要看到,处在发展转型期的民办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民办学校发展状况和规模进一步两极分化,一部分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运转,一部分学校则陷入半停滞半瘫痪状态,还有部分民办学校,在公办学校挤压和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中败下阵来,以至于倒闭破产。目前来看,民办学校还远远不是国人的主流性教育选择。民办教育的发展仍然需要经历一个提高质量、强化管理、塑造品牌、增强实力和树立威信的过程。要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道路还相当漫长,因此需要有教育理想的人去努力打造理想的民办教育

  理想的民办教育,应该在政府眼中和公办教育一样是“嫡子”,而不是“庶子”,更不是“私生子”,应得到和公办教育一样的对待。民办学校不再因为不公平的发展环境而自杀或被扼杀;民办学校的学生,不再因为选择了民办学校就被剥夺了享受“两免一补”、生均公用经费和“住宿补助”等权利。

  理想的民办教育,应该守住教育的底线,把教育做实、做真、做大、做强,真正做到形象好、质量高、服务优、管理精,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领跑者和排头兵,无论从学校管理、办学水平、软硬件设施、办学特色,还是教育教学质量上要明显超越公办学校,要使民办教育成为国民教育需求的首选。

  理想中的民办教育,应该成为公共教育经费的受益者,而不是成为边缘人和被冷落者。因为“公共教育经费”并不等同于“公办教育经费”,它应该为全体国民所使用,它理应包括民办学校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使民办教育走出困境,才有可能形成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才能实现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公平竞争、优势互补,使我国教育事业走上快车道。

  理想中的民办教育,不再是唯利是图的“非公企业”,不再是利益的最大追求者,而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民办教育的创业者和领导者,应该是胸怀教育理想和情怀的人,是真做教育的人,是做真教育的人,是致力于把教育做真的人,同时靠打造学校文化把教师和学生都培育成有教育理想的人。

  理想中的民办教育,应该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民办教育应该从边缘地位走向中心地位,从从属地位走向主体地位,从非主流走向主流,成为中国教育的中坚力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随着政府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教育环境的改善,理想的民办教育一定会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让我们张开双臂准备拥抱民办教育的春天吧!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固安县英才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班级叙事神奇手账     下一篇:地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