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学的样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20-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的这句话告诉人们,没有混沌的趋势,只有看不懂趋势的人。今天的教师,清楚地知道教育教学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走,它就在那里,可能与当下有点距离。

    这个距离是什么?

    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知识,教师早已不缺少理论,缺少的是能够把理论“翻译”成美好教学画面的能力,这就是阻碍教师把未来踩在脚下的距离。所以,即使往回看,过去的并不意味着是过时的。教学的未来不应该是频繁“除旧布新”,而应该是不断复盘后的“新陈代谢”。每个年初,我们展望趋势,有时只是在无限逼近理想时提个醒。

    即便是为了“温故知新”,我不得不在开始时给理想的教学画个雏形。我发现,由于理解误差,在同一个维度使用若干关键词容易出现误导,比如认为合作学习、深度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是不同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它们并非可并列的关系。

    我给出的关键词是:没有边界、主动学习、生活经验、看得见成果。

    4年前,我曾策划过“突破边界”的学术研讨会,相信“没有边界”就是面向未来之一的。前不久获得WISE教育奖的美国科技高中创始校长拉里·罗森斯托克认为,他们学校的特别之处正是“没有边界”,没有学科限制、没有教师与学生的限制、没有考试的限制。在没有学科限制的学习中,虽然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但学习是在“做中学”的。

    这几年芬兰教育让我们羡慕不已,战地记者周轶君拍摄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有一个片段,芬兰教师把学生带到森林上课,她说在森林里任何学科都可以教。我们想象一下,当森林成为教材,学科就“模糊”了;当森林成为教室,课堂就“消失”了。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给森林里的一些植物或泥土命名,学生不必说出一棵树本来的名字,而是发挥想象,不需要正确答案。有个学生闻了闻,把一种泥土叫作“自然”。这种学习与生活的链接,带来了儿童学习与生活经验的配对。

    前几天,一位教师听了一节课,单元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听课教师课后交流时提出,很想知道这群学生究竟有没有听到过大自然的声音,在他们的经验里,这些声音是什么样的。

    我不知道这节课上得好不好,但我认同,如果关联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这节课会立马升起生命的热度。如果布置单元作业,教师还可以让儿童搜集“大自然的声音”,打造一部听得见的历史,这样的学习更趋于完整。

    当我们突破边界,促进动手动脑、有输出的学习,教师就会走出学习结构的束缚。当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或项目后,在促成看得见的成果学习中,一定有教师看不见的“秘密”,那就是“学习的秘密”。

    我经常带自己的孩子去加拿大和美国的儿童博物馆,无论是国立历史博物馆还是私人博物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所有场景都需要儿童主动体验,这样才会形成认知,如邮局寄信、上货船打扫甲板、菜市场买菜称重、进厨房切菜做饭等,每个场景都配有一些相关书籍,没有导游讲解,儿童如果对什么感兴趣,就自己去看书或收看数字视频进行深入探索,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儿童在自主体验的同时,自然发生同伴交流研究和认知反馈。学习就这样发生了,这种状态是值得我们去花时间抵达的。

    我越发觉得,未来教学的样子,就是一幅幅如此美好的画面和一股股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流动。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原主编)

上一篇:教育的归宿 □ 雷金香     下一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