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图书要与童心“合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幼儿图书的选择上,请园长们慢下来,多读读幼儿图书,看一看这些图书能否走进孩子们的视野。

    ■高健

    前不久,笔者在对幼儿园的行政检查中,随手翻阅一本幼儿图书,故事名字叫《小熊自立了》,讲述的是熊宝宝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一天,爸爸妈妈突然被洪水冲走了,于是小熊开始慢慢学会自立。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幼儿故事应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传递世间真情与善美,让幼儿能够感知爱、学会爱,培养基本的世界观。而《小熊自立了》这个故事,情节设计过于残忍,让阅读的孩子接受熊宝宝失去父母这样一个故事,是很残酷的事情。这样一本残忍的儿童故事书,却冠冕堂皇地出现在幼儿园,它会伤害多少孩子稚嫩的情感,让多少孩子缺乏安全感?

    当下,幼儿园无论是接受检查验收还是晋级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中都会对其总体存书量、幼儿图书人均数量有一定硬性要求。幼儿园为顺利通过验收、晋级,会大批量购进幼儿图书,以符合指标规定数量。然而,这些盲目购进的图书,有多少是适合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

    一路检查下来,笔者发现,幼儿图书不仅仅是一两本有问题,整体情况都不容乐观。有些幼儿园根本没有建立起图书质量意识,图书选购上存在“放任”和“跟风”现象,对幼儿图书的质量、内容审核不到位,更多追求的是“量”的突破,所以很容易购进一些只是书名看起来符合孩子心智发展水平,而内容并不适合孩子的读物。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国学”盛行的当前,很多幼儿园盲目引进一批“国学”书籍,并开设“国学”课程,以吸引家长的眼球。据大体估算,“国学”书籍占到50%以上。这些书籍没有经过删减,如果“君臣之道”、“父子之纲”之类内容占据幼儿园,那么“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的思想又将如何体现?

    我们都知道,幼儿需要通过直接体验来获取生活认知。然而,笔者发现,有利于幼儿的科普书籍、贴近生活的故事书难觅踪迹,而神话、成语故事及热播动画片相关图书,约占幼儿图书的45%。其中,一本叫《大战僵尸》的故事书,经查阅是一部网络游戏读本,看起来并不适合3至5岁幼儿阅读。

    作为幼儿图书的提供者,幼儿园在引进图书时,应静下心来,仔细斟酌,哪些读本适合幼儿阅读,对其有益并符合年龄成长特点,应该侧重选择“温情”图书,即围绕“爱”的主题,培养孩子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最好以生活题材为主,故事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让孩子在“真实”阅读中成长。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科普书籍,让孩子对自然科学形成初步认知,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憧憬、好奇心。安全图书也必不可少,通过故事渗透,让幼儿牢记安全知识,具备安全意识。 

    社会可以浮躁,但幼儿园不能浮躁,更不能用浮躁的图书来戕害孩子。在幼儿图书的选择上,请园长们慢下来,多读读幼儿图书,看一看这些图书能否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与童心“合拍”。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局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