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有期待 委员请“说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3-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高毅哲

    两会期间,在政协某界别驻地,一名委员刚一现身,就被很多记者认出,顿时将他包围。

    这名委员在记者圈里名气很大,因为他敢说、会说,对话题不避讳,也总能说出一些让媒体感兴趣的话,是著名的两会“炮手”,在以往的政协会议里就很受记者欢迎。这次也不例外,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向他抛出——

    “请问您是否赞同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请您谈谈对不动产登记的看法。”

    “您对反腐败怎么看?”

    ……

    记者数了一下,短短半个小时,该委员回答了7个问题,而他的回答也一如既往地引人关注。比如,他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就基本持反对态度,对这样的“猛料”,记者纷纷全神贯注地记录。

    有趣的是,就在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另一名政协委员在他身边来来回回经过了好几次,却没有被一名记者认出。事实上,这名委员曾长期在某省教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可惜却没有受到记者的“青睐”,请他基于实践谈谈对考试招生改革的看法。

    政协会上,这种“一头热一头冷”的场景并不鲜见。近些年,媒体的报道点往往集中在少数“焦点”委员身上。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关注,而更多的委员则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成了“焦点”委员的陪衬。

    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委员自己有很大关系。上述两名委员的“冰火两重天”,很能说明问题。记者和那位无人采访的委员打过交道,知道他并不愿意在媒体面前多说话,在几次政协小组会上,也鲜见他有发言,长久以往,记者无人认识,也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这样的局面多了,受损失的却是公众利益。在国家最高政治舞台上,公众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需要知道哪些意见被郑重地讨论,因为这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每年传达给公众的信息都来自少数固定的委员,意见表达的多样性还怎么体现?重大公共决策的出台如何体现科学性?

    参政议政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媒体欢迎敢说、善说的委员,并不是因为他们说的话一定有多正确,而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国家最高政治舞台的活力和人民的期望,也与一些掌握实情、了解实情、拥有专业知识的委员沉默不语有关系。期待越来越多的委员成为媒体追逐的明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